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余英杰)11月30日,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专业协会在北京表示,他们与中国47家紧固件企业已在近期向中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请求对欧盟向中国出口的碳钢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广东、宁波、温州、嘉兴等各地紧固件行业协会纷纷表示支持。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次大规模主动利用WTO规则维护自己的权益。
紧固件专业协会会长冯金尧表示,“中国紧固件行业面对来自欧盟的不公平竞争,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会无所作为,我们将在WTO的法律框架下,尽最大努力去扭转不利局面。”
冯金尧所讲的“不利局面”是指,欧盟委员会日前就中国紧固件反倾销调查作出裁决,提议将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平均达78%的高额反倾销税,涉及企业达到120多家。这对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紧固件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目前中国的紧固件生产企业订单普遍减少、利润下降,一些企业已处于停顿状态。紧固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旦出现危机,失业人员将会大量增加。”冯金尧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紧固件产品大多属于中低档产品,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紧固件产品大多是中高档产品,在产品上有着互补性。
冯金尧说,近年来中国每年要向欧盟进口1.8亿美元的紧固件,主要集中在汽车紧固件、电子电器等高端产品上。由于从欧盟进口的紧固件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了中国的碳钢紧固件产品受到很大冲击,无法实现正常利润,无法增加投资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而只能主要维持在低端市场。此次欧盟计划对中国紧固件产品的高额反倾销税使情况更加糟糕,中国紧固件企业不仅产品升级受阻,连具有优势的中低端产品也被大量排挤出欧盟市场。
鉴于此,中国紧固件行业除积极应诉外,还选择主动出击,联合47家紧固件企业向商务部发出对欧盟向中国出口的碳钢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的请求,希望利用WTO多边贸易规则,维护合法权益,求得更大生存空间。
“47家企业联合提出针对欧盟紧固件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这在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件中十分罕见。从本案也可以看出中国民营企业由以往的被动应诉转为主动出击,在运用贸易救济上正逐步走向成熟。”中方企业代理律师,北京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傅东辉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类产品上中欧双方均进行反倾销调查,对中国来说还是首次。”
经过一年法律抗争,事关每年近6亿欧元出口额的中国紧固件产品最终可能还是要遭遇欧盟的反倾销“大棒”。积极应诉的中方企业代表24日告诉记者,欧盟很可能会在26日决定征收最高达87%的正式反倾销税。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