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场早,台上排练时,下面的演员干脆睡上了 |
饰演法海(左)和白娘子(右)的演员在休息室候场 |
他们的口号:“包袱不响?不行!” |
嘻哈包袱铺火了
嘻哈包袱铺,广告语特贫:不卖火柴,不卖香烟,不卖车子,也不卖房子,卖的是乐子。这个成员多为80后的相声团体,半年内就在京城相声演出界割据一方。摄/记者于佳
一群80后业余玩相声 嘻哈抖包袱
说他们是纯娱乐机构,有时又爱玩点深沉;说他们是相声演员,却又像街头嘻哈风格的毛头小子。
这就是嘻哈包袱铺,广告语特贫:不卖火柴,不卖香烟,不卖车子,也不卖房子,卖的是乐子。
就是这个成员多为80后的相声团体,半年内就在京城相声演出界割据一方。
现场体验
候场:黄牛眼特贼盯上他们了
前几天,记者来到嘻哈包袱铺的大本营——位于鼓楼西大街61号的广茗阁,一个颇有老北京范儿的茶馆。刚到大门口,就被门口的几个“黄牛”吓了一跳,敢情这儿已经把倒票的招来了!
在演出正式开始前,30元一张的相声剧门票,一经“黄牛”的手便抬到了60元。
一位“黄牛”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早在两个月前,他们就盯上了这个“潜力股”。“本身票价就不高,即使翻一番,观众也能承受。”他说,自己也曾在包括德云社在内的其他演出场子外当过“黄牛”,但像嘻哈包袱铺这样,在成立短短半年内就迅速蹿红的,还是头一次见到。
“现在全北京的相声场子除了德云社,就属这里的票卖得好了。”另一位“黄牛”在旁边帮腔。
那一天180个座位的场子挤进了近250人,没座的,或站或蹲,就差卖挂票了。和一些传统场子不同,这里不仅有人喝茶吃瓜子,还有人喝咖啡吃曲奇。
目睹:相声剧首演观众笑喷饭
当晚7时许,雷人版(即吓人版)相声剧《新白娘子传奇》“首映”。开场后,灯光暗了下来。此时还先煞有介事地放了段儿《千年等一回》,讲了点儿背景。不料紧接着,许仙和书童就伴着《上海滩》的主题曲出场了,哥俩此行的目的也颇为实在——到西湖边上找美女。
当男扮女装的白娘子羞涩地露了一小脸,便引得不少观众在台下“喷饭”:“这也长得太雷人了吧。”
整个舞台剧充斥着流行歌曲、电视上的经典台词,对白中时不时冒出“我是来打酱油的。”“你是喝××奶粉长大的吧?”“你是不是踢足球的?”之类的时髦词儿,引得观众一阵阵捧腹。“现挂”(指即兴发挥)也是成员的拿手好戏,演乞丐的真的下台要钱,演出时,“小青”的话筒突然没声音了,这时台上另一位演员冲后台喊道:“快用手试试,是不是没电了。”
戏演到最后,收服白娘子时,卡通片里的火影忍者(指日本漫画人物)接二连三地蹦出来,令台下看演出的观众笑岔了气。没办法,台上台下全是80后,都是看着火影忍者长大的!
当然了,笑归笑。相声剧的主创者高晓攀很深刻地告诉记者,他是在看过电影《画皮》后创作这出相声剧的。里面传达的“爱需要放弃,放弃需要勇气”正是他观影后的感悟。
发现:女粉丝特多 大牌也捧场
在演出现场,记者发现这里的女性观众几乎占到了80%,而且以年轻女性为主。记者采访后得知,她们都是嘻哈包袱铺的铁杆粉丝。“我们都是通过豆瓣、天涯、开心网知道他们的。”一位姓刘的小姐说,她现在每周都会来捧场。“看他们的演出,会笑着流泪,而且越琢磨越有滋味儿。”另一位女孩说,高晓攀帅气的外形让传统的相声有了一丝时尚的味道。
当晚的演出,在满场百姓中,记者还发现了两个不太的平凡的“百姓”。
在一间不起眼的包厢里,记者看到了台湾艺人陈晓东。据说他此次是来京做宣传的,听朋友介绍后才来听这里的相声。
与他的“低调”相比,刚刚从德云社退出的徐德亮就坐在场中加座上。身穿中式衣褂的他显得神情很轻松。
演出结束后,嘻哈包袱铺的成员们还与徐德亮进行了亲切的“会晤”,并表示非常欢迎徐德亮能加盟他们的团队。
相声剧《新白娘子传奇》台词节选
(谈到许仙参加考试,要求对对联……)书童:考官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许仙:老鼠儿子会打洞。书童:人生自古谁无死,许仙:只是死的有先后。书童:床前明月光,许仙:李白睡得香。书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许仙:给我六斗就可以。(法海和许仙说起白娘子是蛇妖……)法海:(画外音)她不是人。许仙:她虽然丑,你也不至于说她不是人。
准备编进新相声的十大社会谎言
网站:我们是免费的。电信:我们是亏损的。老板:我不会忘记你的贡献。客车司机:准时出发。公司职员:明天我就不干了。商贩:大亏本、大出血、大甩卖。影视明星:我们只是朋友关系。政客;我一分钱都没收。领导:下面,我简单地讲两句。模范生:这次考试又砸啦!时装店老板:太合身啦,简直就是给你定做的。摄影师:你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新娘。飞机机长:乘客们,飞机发生了很小的问题。餐厅服务员:菜马上就来。影视新星:我希望大家认同我的演技,而不是外貌。文/记者冯祎梁千里 摄/记者于佳
嘻哈包袱为什么这么火?记者和“掌柜”高晓攀约谈在11月的一个午后,当他开着一辆黄色的QQ飙到广茗阁的时候,还是迟到了5分钟。“真是对不起,我可不是耍大牌啊。”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
就在同龄人还在琢磨什么是理想的时候,年仅23岁的高晓攀已经当上了嘻哈包袱铺的“掌柜”,近30个人的团队都指望他带大家过上好日子呢。
铺子揭秘
搭档:“高超”组合互映衬
高晓攀的搭档叫尤宪超,两人被粉丝并称为“高超”组合。高晓攀“小男人的坏劲儿”搭配尤宪超的“外表憨厚内心奸诈”,让他们备受观众喜爱。
他们俩在创作新段子的时候,尤宪超负责“保留底线”,而高晓攀则负责“脱离枷锁”,这让他们的新相声段子既不忘本又有所超越。
伙计:80后网上打广告
高晓攀介绍说,嘻哈包袱铺成立于2008年5月17日,现在团队里有27人,其中1/3都是专职在这里说相声的。
包袱铺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队员的年龄从18岁至35岁不等,大部分都是80后,因此他们创作的相声段子里融入了很多时下流行的词汇和内容。
而他们蹿红的方式也并非仅通过小小的相声场子,而是在豆瓣、开心网等青年爱上的网站上做足了“广告”。不少没去过现场的人,也都在这些网站上点击过他们的视频。
招牌:传统现代“打包”卖
嘻哈包袱铺有一批原创的现代相声,其中的戏曲部分基本上被流行歌曲所代替,其中包括《新十点钟开始》、《爱情宣言》、《我开始努力了》、《70 80 90》、《寻找桃花源》、《高大夫热线》等。
当然,他们每场也会说传统相声,别以为他们是不靠谱的青年,实际上,这些人不是科班出身就是正经拜过师傅的。即使有了固定的观众群,但高晓攀依然把“奔主流”当作目标。
他分析说,每个时期都有一批能反映历史特点的相声,而他认为,在马季、姜昆、冯巩、牛群、郭德纲之后,嘻哈包袱铺这种语言、道具、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形式将接过前辈的“衣钵”,被这个时代的观众所接受。
靠副业支撑理想
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每天晚上他们都要回到广茗阁来坐班练习基本功。“相声是我们的最爱,现在说一场,平摊下来每人还挣不到100块钱。”高晓攀说,不少人为了养活自己这个“理想”,还要靠主持婚礼等副业维持。
高晓攀说,最初成立这个团队就是希望带着观众寻找快乐的根源,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都可以留下来和演员进行交流。
店铺:掺“流行”的老茶馆
不但创作的相声是新派混合老派,就连嘻哈包袱铺的大本营也是个充满流行元素的老茶馆。
从两扇吱吱呀呀的大木门走进去,迎面是一面直径1.5米的大鼓。大厅内分上下两层,仿古的桌椅、木窗以及上面的雕花,无不透着这是一个老的茶馆。
而在大门的东侧还有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这里既是嘻哈包袱铺成员们休息、吃饭的场所,同时也是一家小店铺。他们会把自己收集到的海魂衫、红领巾等老物件摆在这里出售。
一些观众告诉记者,比起其他相声场子,嘻哈包袱铺的这间演员休息室算是最开放的。
记者注意到,在这间休息室的墙上,用马克笔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的是粉丝留言,有的则是流行音乐的歌词。窗台上堆放的则是一摞摞嘻哈音乐杂志。
而在这间屋里长期“坐班”的还有一只蜥蜴,休息时和它比拼“看谁先动”的游戏,是成员们最省钱的消遣。
小小的一道门,内里是嘻哈的世界,而走出来,又似乎能嗅到老北京传统的气味。
聚焦掌柜
长相:“相声界最帅”
每当高晓攀一本正经地告诉人家“我是一个相声演员”的时候,别人都会摇头表示不相信。眼前这个帅小伙在相声圈里,确实太“另类”了。
平日不上台时,一条休闲仔裤、一件帽衫,再配一副金丝边眼镜,斯文的长相让很多人误以为他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
说起自己的长相,他的“张狂”又复苏了:“我敢说我是相声界最帅的。”说完,自己也笑了。
经历:打小入门根正苗红
别看高晓攀标榜的是嘻哈式相声,但从简历来看他却从小就是个“根正苗红”的孩子,师承天津相声表演艺术家冯春岭。一口京腔儿的高晓攀出生在河北保定,一直到读大学之前,他都是在那里“混大”的,所以他的相声中经常蹦出保定味儿。
“我从小就爱表现,尤其喜欢听相声。”高晓攀告诉记者,为了让自己的爱好“发扬光大”,从七八岁开始他就每周坚持到少年宫学说相声。“当时相声特受欢迎,那时觉得以后当个相声演员肯定能挣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相声的痴迷也越来越“严重”,所以高晓攀在读了一年初中后便跳级考进河北保定艺校的曲艺班。
1999年,14岁的高晓攀到天津拜了相声表演艺术家冯春岭为师。随后,高晓攀又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相声大专班。毕业后,他还曾跟着郭德纲在德云社干过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