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12月2日电(记者刘毅非)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依托社区,通过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推荐残疾人在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就业、帮助残疾人实现社区内灵活就业等多种帮扶方式,使社区成为吸收残疾人的重要力量。
吉林市残联抓住政府开发公益岗位的机遇,积极为残疾人争取就业岗位。2006年该市政府新开发公益岗位405个,其中194个为残疾人公益岗位,占到了48%。目前,全市已经有593名残疾人走上公益岗位,其中吉林市区的194个社区全部配备了“社区服务员”和“社区按摩康复服务员”。公益岗位的残疾人每月的生活补贴由市残联负责发放。
开发公益岗位的同时,吉林市还在社区内组织残疾人参加就业活动和培训,一方面根据他们的就业需求,积极推荐残疾人在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就业;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从事适合自身的工作,帮助残疾人联系社区服务网点、办理有关手续,开办小卖部、家电维修部等,实现在社区内灵活就业。
针对残疾人的多样化社区就业服务,使社区成为吉林市残疾人就业的重要阵地,仅2007年,该市就实现残疾人不出社区就业1260人。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