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之间善意的尊重对中韩关系来说非常重要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中日韩三国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代,三国关系则因为复杂的利害关系而辗转反复,时好时坏。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中日关系多处于紧张和曲折的过程中,到21世纪初期,更是降到了“冰点”。
但通过两国领导人的“破冰之旅”、再到“暖春之旅”,一时,中日关系春风拂面,暖意融融。正如2008年11月胡锦涛出席APEC会议时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会谈时所说的,“中日关系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
但反观过去一向相安无事的中韩关系,近年来却是北风劲吹,寒流阵阵。
中韩民间情绪对立 两国关系急剧下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民间情绪的对立上。5年前高句丽历史问题出现后,韩国开始批评中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并重新检讨对中友好政策。更有甚者,卢武铉与布什会谈时竟然愤愤然宣称历史上中国曾经“上千次侵略过韩国”。
以此事件为起点,两国并不存在的所谓“领土纠纷”在两国民间引起了争议。部分韩国国会议员一直拒绝承认1909年中日两国和1961年中朝两国签订的边界协议,他们在国会内积极活动,试图推进立法,以便对中国东北的延边地区提出领土要求。更有甚者,在2007年冬季亚运会上,韩国五名滑冰运动员在颁奖台上公然打出“白头山(即长白山——编者注)是我们的领土”的标语。
另外,韩国在东亚传统文化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动作频频,如江陵端午节申报世界遗产问题,四大发明起源问题,韩医针灸穴位国际标准问题,申请中国汉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日积月累,使得中国民众不得不对韩国的看法发生转变。
韩国“亲美远中”引发不满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威胁论”迅速流传开来。一些国家出于战略考虑,提出了防范和抑制中国的战略。这种对中国的防范与打压,在民族自尊心日益增强的中国人看来是无法容忍的。
尤其是李明博上台后,更是重新调整了对外政策,实施“亲美远中”政策,这都使得中韩民间的龃龉迅速增多。
其实,早在2007年10月《国际先驱导报》进行的一次中国网民邻国印象调查中,1.2万参加调查的中国人中就有40.1%的人称最不喜欢的国家是韩国,而中国人传统的“仇恨对象”——日本得票率才30.2%,韩国竟然成了中国人最不喜欢的国家。韩国国防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国人认为“韩国对中国崛起表现出的警戒心是最大原因”。中国人对韩国追随西方国家,防范中国的这种政策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
中日关系给中韩关系的启示 中日关系远比中韩关系曲折复杂,但还是从“冰点”向“春天”迈进。这无疑对中韩关系走出当前的“寒冬”具有启示意义。
中日两国无论在政府关系友好或者僵冷时,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都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对如今中韩关系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近年来中韩两国民间普遍存在的不满和对立情绪,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加以看待。不要忽视,也不要夸大。
由于历史原因,中韩两国都具有强烈的受害者意识,这种意识使得两国民众很容易敏感、多疑,受不得外界的批评。因此,相互之间善意的尊重对中韩来说非常重要。
正如在华韩国人会会长金熙哲所说,韩国人不能以过去的记忆和固定的观念来看待中国,也不能用“冒牌货大国”、“追求霸权主义的国家”等露骨的语言贬低中国,为此,韩国人应该“谦虚与温情”。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