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2月3日电(许健、张晓辉)受金融危机影响,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也变得保守低迷,呈现萧条景象。近日在天津了解到,许多中小型回收企业受回收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已停止了回收行为,等待市场转机。
在天津市外环线附近的一家再生资源交易场所,往日热闹的交易场面如今变得冷冷清清,映入眼帘的是堆积成山的废铁废钢、废报纸和废纸箱。
几个月前还是抢手货的回收品,如今几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
一些再生资源回收商户纷纷表示,现在回收交易市场变得非常不景气,以前3600元一吨收来的废铁,如今2000元都处理不了,其他的物回品也是一样。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囤积的大量物回品,因为行情的动荡无法出售,累计价值已达到了七八十万元,严重阻碍了回收中心的资金运转。
据了解,目前天津市共有100多个这样规模的交易中心,这些地方囤积的可再生物资价值累计可达上亿元。作为整个行业的枢纽,交易中心一旦瘫痪,上下游企业面临的困难将更加严峻。
天津市世纪万家利公司是一家民营物回企业,一直运转良好,目前却因为回收量低而不得不改变经营方向。公司负责人王静表示,回收价格的大幅下降,使得公司目前每天的回收量不及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已经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只得转向社区服务,以副业来养主业。
天津资源再生业商会理事华晓刚介绍说,天津市的回收小企业大约80%面临即将关闭的局面,只有一些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的大企业还在支撑,但也是惨淡经营。
同其他行业一样,对于回收行业来说,整体行业的水平也影响着个体抵御危机的能力。根据天津市商务委的统计,目前天津市从事再生资源经营的企业超过两千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平均一家企业只有15人。企业规模小,行业水平低,对风险的判断和抵御能力自然就弱。整个资源再生行业的风雨飘摇,虽然和当前的经济形势脱不了干系,但是行业本身的脆弱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天津滨海英驰集团有限公司虽然也受到危机影响,但由于企业提前做出预案,避免了高利润下过量的回收和出售,保证了经济动荡中企业运营的基本稳定。同时,该企业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稳定的供需网络,上游连接了120家大型回收网点,下游供货给固定生产企业,不仅保证了回收网络的畅通,还和其他企业形成了产业链经营。
“遇到危机我们就要抱团取暖。”公司董事长王鲸说,“比如说我们现在库里是一万多吨,如果搁在一两家,有可能就要濒临破产。而网络规模达到一百多家,大家各自分担一些,稍微亏点都无所谓。将来如果行业完成洗牌,我们的队伍还会不断扩大。”
目前,由于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我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整体水平低下,只有废钢铁在50%左右,像废纸、塑料、玻璃的利用率在20%上下,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消费品流通处处长冯兴华说,要想提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整体水平,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回收体系,以社区回收作为基础,成立分拣中心与其对接,同时完善建立专业的回收利用中心,改变原有的“为了回收而回收”的单一经营。
冯兴华表示,必须建立从回收到分拣直至加工再利用的闭合链条,形成行业特有体系。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回收的最终价值,提高行业整体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成为真正的朝阳产业。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