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普通的“双用尺”暗藏玄机
用米尺量出的数值,要经过繁琐的换算才能得出田地的亩值。在城市长大的小学生陈新元,暑假在农村度过了一段时间,田野里的麻烦事触发了他的发明灵感。
台江第六中心小学的陈新元对“亩”这个单位不太熟悉。暑假在农村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才了解到这个小小的单位在农村运用得很广泛。“下肥、育种、计算亩产量都和"亩"有关系。”回到学校后,好奇的他又向老师请教了许多关于“亩”的知识。原来旧城改造、城乡土地投标等等,都要用到这个单位。
可是,陈新元在农村只看到了米尺,没有看到与“亩”有关的“毫尺”。那些工作人员惯用的方法是用米尺量出数值,测得平方米面积,再通过繁琐的计算换算为“亩面积”。如果有把方便的“亩面积”的尺子多好啊。
在老师的指导下,陈新元仔细学习了“亩”与“米”的换算比率。通过计算他得出米尺的1米等于亩换算单位中的0.15毫,因此20厘米等于0.0003毫。得出了正确的换算结果,陈新元就对传统的米尺作了改造,使其成为一把双用尺。
这尺为皮带型的布带尺,全长50米。尺的正面为黄色,刻度为米,称为黄尺;背面为红色,刻度为“毫”,称为红尺。
在实际测量中,如果一块土地,用米尺量长70米、宽60米,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面积为70米×60米=4200平方米,再乘上0.0015才换算得出6.3亩。
如果有“红尺”的帮助,只要稍加修改测量方法,就能很快算出“亩”数。首先,用黄尺来测量长度为70米,再用红尺测量出宽度为90毫,两者相乘就得出“亩”面积为:70×90=6300,再将“毫”与“米”换算,即将小数点左移3位,即可得出6.3亩的数值。
现在这把双用尺,已经在福建省农林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试用,反响良好。(赵慧)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孟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