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曾是“天津制造”的骄傲。如今,第一架将从欧洲大陆之外实现首飞的“空中客车”,正在天津总装。改革开放30年来,传统工业城市天津不仅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更以其全方位的开放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节约发展之路提升综合实力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管理年说,天津发展存在明显的软肋———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有限,原材料和市场基本上两头在外。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天津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索科学发展途径,走出独具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天津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一批技术水平低、耗能高、效益差的产品和企业被叫停;九十年代,天津加快调整,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进入新世纪,追求高水平、低成本成为经济工作着力点,天津不仅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努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
目前,天津的现代沿海都市型农业基本形成;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现代服务业功能不断提升。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282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8%,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三位。
滨海新区铸造区域发展战略支点 1984年,天津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首批开放城市。同一年,不占良田一亩、不靠政府拨款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开始建设。
1994年,天津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记者了解到,2002年底这一目标提前实现时,天津滨海新区当年实现生产总值862.45亿元,占天津比重达到40.1%。这块包括塘沽等多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等在内,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经济新区,极大地提升了天津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成为天津发展的“制胜一招”。
2006年,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新一轮开发开放更是强劲启动。
2007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2364.08亿元,占全市比重达46.8%。对天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目前,滨海新区已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国内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引进和启动了丰田汽车、飞思卡尔芯片、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中新生态城等一批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集聚效果好、带动作用突出的重大项目;成为世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20多家在这里投资设厂。
滨海新区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对外开放门户,辐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相继在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地区设立了“无水港”,辐射服务功能向腹地进一步延伸。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铸造了天津区域发展战略支点。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贺京同教授说,天津已经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变,按照国家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天津正向“北方经济中心”稳步迈进。
关注民生民计促进社会和谐 董秀玲1995年从河北农村嫁到天津。她丈夫脑出血下岗后,一家人一度只能靠低保金维持生活。近些年,董秀玲家的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多病的丈夫被优先安排到小区看大门,工资之外还有社会保险;2005年,董秀玲有了天津户口;2007年,作为特困对象,她被特批享受天津市城镇“4050”下岗失业人员待遇———不仅进入再就业公司成为正式保洁工,还享受政府每月近400元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补贴。
董秀玲一家境遇的改善,得益于天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始终注意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
近年来,天津社会保障网络基本建立。截至今年8月末,天津养老、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365.7万人和390.2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参保人数分别为228.7万、264.9万和194.7万人。但运行中,天津发现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因为无力缴费等种种原因,无法享受应有的保障。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孔长起说,为了让困难人群既承受得起,又真正享受得到,这些年天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特困家庭的人员和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给予全额补助,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4050”人员、灵活就业的大龄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以稳定就业、减轻负担;明年,天津将实行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
据新华社天津1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