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热点
炒股还得接着关心政治
■林荫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中,社保基金出手从来没有失手过
过去一个月的A股走势再次提醒投资者,炒股在中国从来不是一门经济学,而是一门政治学,听政策炒股永远是靠谱的。
虽然在11月,大盘已经触及了1664的低点,但即使有108个基点的降息,但无论是股评家还是基金经理,几乎集体都在大唱企业利润下滑,股价难言探底,整体的舆论环境依然号召投资者观望。
可一进入12月,社保基金买股和汇金增持的消息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让所有人改口。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中,社保基金出手从来没有失手过。而社保大举建仓代表了国家资本对当前市场价值的认同,用钱投票远远比喊话和社论管用,这是股市的公理,这也是政策发出的炒股令。
在进入12月之前,政策面的不明朗是大盘难以走出强势格局的实质原因。本来降息、降准备金率都已经箭在弦上,却迟迟不发,更是有管理层站出来说现在的利率合理,让人摸不到头脑。财政部和央行的政策在打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发改委也在打架,一个说要“暂缓调低最低工资标准”,另一个就说要“大幅提高社会工资”,让人不知道这工资是要涨还是要降。像前一阶段救房地产政策一样,两面的话都在说,不知道赌哪一面是对的。
但108个基点的降息和国家队入市以及金融9条的公布迅速化解了投资者对于政策的疑问,也宣告政策打架的局面已经结束,指挥权进一步统一,多方占据了优势。毫无疑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4万亿刺激计划依然是焦点。根据对目前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合算,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18万亿。据了解,这个数据目前还仅为地方政府的意向,最终是否能实施还决定于国家发改委对具体项目的审批。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王朝才也表示,虽然地方政府投资热情高涨,但是“最后批下来的肯定没有这么多”。但中央经济会议可以帮助投资者查热点,也可以让外界看清真佛,从最后确定的调子中投资者应该可以判断出政策打架中相关部门的输赢,我们自然要相信赢家。
而黄光裕事件的走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资本市场正在清除路障。黄光裕事件背后,我们似乎也隐隐约约发现中国股市的另一条定律,熊市总要有资本大佬作为祭品才能结束。上一次是德隆系的唐万新和中科系的吕梁出事,这回轮到黄氏兄弟了。这样的事情总是出现,也让人对中国股市有一种阴谋论般的猜测,会将股市的涨跌归结到非市场的人为因素中去,这样的论调虽然不能肯定,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政府如果想让市场转向,也必须要清除些障碍,免得有不和谐的资本捣乱。
所以,当我们重新看待近一个月的市场,就会发现国家既然已经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信用,利好就一定会发酵,所以60日均线和2000点的整数关口不出意外地被攻破了。
技术面也充满了积极信号。从2007年11月算起,大盘至今已经整整跌了13个月,沪综指从5978.94点下跌至1871.16点,累计跌幅高达68.70%。纵观整个沪深两市的发展历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跌幅还是第一次。
我们以深综指为例,11月的交易结束后,我们发现在月K线图上,3月均量线已经上叉12月均量线,这是典型的底部信号。其他的指数,诸如上证综指、沪深300等指数也发出了相同的信号。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我们以最具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来回顾一下历史。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创立后,自2006年3月起,其3月均量线就一直在12月均量线上方,时间一直持续到2007年10月,期间只在2006年10月出现过一次3月均量线下叉12月均量线的情况,但很快又在次月重新站在12月均量线的上方。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沪深300指数也从2006年3月的1061.09点(月收盘点位)上涨至2007年10月的5688.54点(月收盘点位),累计涨幅高达436.10%,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一轮牛市。
虽然行情有再度启动的迹象,但判断大盘是反转还是反弹显然为时尚早,具体大盘将到走到怎样的高度,我想上一轮熊市也许会提供一个借鉴。2003年11月开启的反弹,用了五个月时间,从1350点反弹到了1750点,幅度差不多是30%,随后大盘直落到998点,应该给现在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借鉴。
我们从大盘的筹码集中度上也可以看到在2800~3200点的区域,也集中了大量套牢盘,也恰恰是大盘反弹30%后可能达到的位置,加上3000点的整数关口,大盘很难一次就翻身越过,建议投资者在2600点附近要减低筹码,然后对比2008年年报的数据,再选择优质个股择时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