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12月9日专电(记者曲澜娟) 石家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11月20日全面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在对400多个行政村的调查中,普查队已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210余处,同时还征集到一批重要文物。
据了解,这210余处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在高邑、栾城、正定新发现的众多古文化遗址,对于认识和研究石家庄地区先商及战、汉时期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在栾城县新发现的陶鬲足和正定县发现的较为完整的陶器,为进一步研究滹沱河流域文明提供了新的物证;深泽县的一批民居是民国时期东部平原地区典型的优秀乡土建筑;正定新安村大量保存完好的石碾、石磨等民俗生活用品能较完整地反映农耕时代当地居民的生活风貌。
在普查中,队员们还征集到一批散落于民间的重要文物,如王世贞祭祖石碑、高公墓碑和不同时代的陶器等。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