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天津12月10日消息 (记者翟媛 刘志刚通讯员张丽)
日前,一份针对天津市六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显示:91.6%的被调查者曾在校园募捐活动中捐款捐物,其中不少人还是校园募捐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但调查也发现,校园募捐活动在组织、宣传、反馈等方面,与大学生的期望值不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募捐的效果。
校园募捐
这项名为“大学生募捐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于募捐活动,参与性强、积极性高,八成大学生抱着一种帮助他人的心态参与募捐。此外,还有20.1%的大学生参与募捐活动是因为自己或家人曾经受到过他人的帮助,带着一种回馈和感恩的心态参与。
但调查也显示,43.8%的人认为校园募捐活动的组织,存在不科学性和不规范性。募捐形式不科学、募捐物品不明确、缺乏结果反馈等问题,让校园募捐活动的最终效果大打折扣。
项目组发现,校园募捐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以直接捐款为主,比例达39.4%,其次是捐衣物(25.3%)、捐图书(26.7%),而义卖(5.7%)与义演(2.9%)所占比例较低。但是当被问到哪种募捐活动形式更适合大学生时,被调查者给出的排名是:捐文具书籍、义卖、捐衣物、义演、捐钱。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宁曾负责组织过两次募捐活动,一次是为西部捐款,一次是以义卖报纸的形式为残疾人募捐。“与捐款相比,义卖的方式更受大家欢迎,募捐者的参与程度也高出很多,最后募捐的效果后者明显比前者要好。”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7级本科生葛婧瑜曾在义卖报纸的活动中捐款。她认为,“比起捐款来说,义卖的形式更加新颖,1元钱数目小,还能买份报纸,如果是捐款的话不知道捐多少合适,捐1元觉得少,捐多了自己又觉得压力大,挺矛盾的。”
事实上,调查显示在没有参与过募捐活动的大学生中,有32.5%的人认为经济因素制约了他们参与募捐活动的积极性。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李强认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在经济上还不能独立,主要依靠父母的支持,所以自己可支配的金钱是有限的。以捐款为形式的募捐活动并不符合大学生本身的特点。捐书籍和文具的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讲是比较适合的,因为这些是他们可以提供的资源。此外义卖的形式也很好。义卖的钱数是有所限制的,避免了捐多捐少的尴尬,同时,大学生在募捐助人的同时也有所收获,义卖物品对他们来说更具有纪念意义。此外,还应探索一些更新颖和适合大学生的募捐形式,如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以募捐为目的的有偿性劳动,所得报酬作为他们的捐款。这样既减轻了大学生的负担,又锻炼了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
此外,在调查中,当被问及大学生在参加捐书活动时所选择的书的类型时,44.2%的人选择的是自己不要的书,38.4%的人选择的是适合募捐对象的,10.3%的人会随便找几本,只有7%的人会捐出自己喜欢的书。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5级本科生阿依古丽在介绍所组织过的一次为社区外来务工子女捐赠书籍、文具和衣物的活动时,无奈地说:“许多学生捐出的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不适合孩子们看的书籍。还有一些学生将他们留着无用,扔了又可惜的东西变成了募捐品。这些物品,对于受捐者而言并没有使用价值。”
李强教授认为,大学生捐出自己平时不需要的东西虽无可厚非,但无疑对募捐组织者带来了一定困扰。因为每一项募捐活动都有特定的受助人群,只有当募捐上来的物品真正给这些人带来帮助,才达到了募捐的目的。这就需要在募捐宣传中明确受助人群和接受物品,让大学生的捐赠更有的放矢。当然如果他们捐出的物品不合适,也不要立刻拒绝,可以将这些物品暂时储备起来,待适合的募捐活动时使用。
同时,调查也显示,许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在参与捐助后得到信息反馈。“我们在对被调查者进行采访过程中,他们反映最多的就是希望能够知道自己捐出的钱物是否真正派上了用途。这对他们参与募捐活动的热情有很大影响。”项目组组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5级本科生文雅说。
李强教授认为,在国外募捐是一项专业性的活动。但我国高校中许多募捐活动由大学生组织,他们对于募捐的相关法律法规、程序等尚缺乏了解。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相关的指导。比如说,募捐结束后要有一个结果反馈,让捐助者知道自己捐赠的钱物的用途和效果。“这一点尤为重要”李强说,“良好的信息反馈是促使大学生将奉献助人行为持续下去的动力。”
对于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募捐行为,李强教授说,“"8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内心安全感强,做事情基于个人内在价值定位。他们参加募捐等社会公益事业,更多的是内心善良呼唤使然,旨在获得个人内在酬赏,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好评。因此社会、学校在教育、培养大学生过程中,应从这一心理特点出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让大学生切身了解我国社会低收入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现状,使他们能够感同身受,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善良天性和高尚的心理需求。”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