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记者制售假证索“报道封口费”
明年2月全国更换新版记者证 增加防伪技术
本报讯(记者袁京)打着“中国法制观察网站”的名义,假冒记者采访,并在多省市设置记者站,将负面报道发到被调查单位索要“封口费”。
今年9月底,警方接到举报,反映“中国法制观察网站”涉嫌制售假记者证和以记者名义采访等问题。通过一个多月的侦查,专案组发现,这个以葛优(曾在江南某报任职,但没有从事过采访工作)为首的团伙,先注册了“中国法制观察网站”,并经过信息产业部备案。然后以网站记者的身份,以采访生产、医疗等事故为由,向河南、云南等省市的多家企事业单位、地方主责单位发送新闻调查函,并声称可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6家中央媒体联动报道,借机牟利。
11月8日,警方对网站北京办公地某小区进行突击检查,将正在向他人出售假记者证的葛优、杜永康等6人抓获,现场查获已制作完成的假证6本、空白证63本。后专案组又赶赴河南洛阳,将涉案嫌疑人、该网站新闻调查部主任沈宏灿及洛阳联络站站长王明会抓获。
办案民警介绍,今年6月底,葛优授意沈宏灿制作假记者证,供网站工作人员使用,并以每本5000元的价格向他人出售牟利。经过初步查实,该团伙已办理假记者证30余本,非法持证人员遍及河南、云南、河北、山西等地。记者用真的记者证和制售的假记者证对比,发现除了极少数细节上的差别外,几乎一模一样。
记者从查获的赃证物看到,新闻调查函有的是发向偃师市市委市政府、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纪检委、洛阳市洛龙区公安局等机关的,还有的是发向企业的。内容基本是以收到集体上访材料或接群众举报为名,并表示“请于5个工作日予以答复,如无任何反应,视同认可,本单位将适时刊出。”
“目前此案涉案金额尚未统计完成。”据介绍,目前,这8名涉案嫌疑人分别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诈骗罪等被刑事拘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