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效应诱致:陆家嘴金融中心的跃进通道
本报记者 周 扬 上海报道
浦西的“万国建筑群”演绎的远东金融中心往事如烟,隔江相望的492米环球金融中心则是亚洲高度。陆家嘴从荒芜田间拔地而起,只用了18年。
看得见的是钢筋水泥墙的拔地,看不见的则是集聚效应的诱致。在产业领域,产业集群提示的发展路径,是否同样在亿万资金无影流动中自然催生磁吸引力?
当产业集群到处勃兴之时,金融集聚效应仍定格在某一条街上的时候,市场化的自由法则,需要重新打量:金融中心这是一个需要拷问的命题。
1990年,国家战略开始向上海倾斜,政策的先试先行,随即让金融业在陆家嘴加速聚合,陆家嘴的跃进提供了开放力量的有力解释,但仍保留的空间也为这个最有可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弹丸之地投下了巨大悬疑。
“规划”的力量
需要高度自由运行的金融集聚,却从高度的“计划”开始,或者说,就是建立在“计划”的规制之上。
在陆家嘴,这个计划又叫规划。“浦东金融中心建设之所以到了现在这么高的水平,是因为有一个规划先行的概念。”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下称金融办)常务副主任施海宁向本报记者表示。
1990年12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主持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审议会,并首先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始,打算把它打造成一个中国与世界、现在与未来相融合的上海新标志地区。
这是一个经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金融贸易区,就位于黄浦江弯道边上的一个名叫陆家嘴的地方,其率先启动的中心区域虽然只有1.7平方公里,但它如同纽约的华尔街、伦敦的金融城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发展潜力。
朱镕基决定用国际智慧来做好这个地块的规划。
1991年春天,朱镕基以上海市长的身份访问法国,向那里的设计师们介绍了浦东开发的设想。后者先以东方明珠电视塔为圆心划了一个城市内环线的圈,再将黄浦江为界的、仅有1.7平方公里的核心部分假设为CBD(中央商务区),这与法国巴黎的新城区拉德方斯十分相似。
法方随后与中方签订了协议,向上海提供200万法郎的政府贷款,用于陆家嘴中心城区1.7平方公里的规划设计。陆家嘴开发公司也筹集了相当于200万法郎的人民币,邀请国际专家共同参与陆家嘴的规划设计。
英、法、日、意、中五国的设计师都拿出了各自的设计模型,历时两年,最后集各家所长完成了陆家嘴中心区域的规划,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此后,法国的夏邦杰设计事务所与中国的设计师一起,完成了从陆家嘴中心区到世纪大道、世纪广场、世纪公园的一体化规划。
陆家嘴中心区内有一片占地10万平方米的绿地。这在以往的上海城市建设寸土寸金的理念中是不可想象的。如果用于土地批租,政府可以获得20亿人民币。而在当时,政府不但没有去拿这20亿,还要再付出7亿多元去动迁和建绿。
即使和中国很多后发的城市相比,陆家嘴十几年前的规划仍然领先。如环球金融中心所在的地块,如果条件不成熟宁可一直空在那里。陆家嘴今天的布局得益于十几年严格遵照规划执行。
地理上的规划为功能上的规划埋下了伏笔。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和上海的领导就为浦东确定了四块功能:一个是陆家嘴的金融,一个是外高桥的航运,一个是金桥的现代制造业加工业,一个是张江的高科技。
“当时把浦东地理位置最好的地方设立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金融贸易区,说明在整个浦东开发开放的过程里面,领导把金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施海宁说。
根本动力探寻
邓小平在1991年时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
纵观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样一条“集聚”轨迹:首先吸引各类可能是金融机构客户的企业或区域总部,而金融机构进驻后又会进一步引来更多客户。这些机构集中在一起,与要素市场相伴,形成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熟的运作轨迹提供了一个想象:这是可以继续通过规划来实行的。
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并不会自发实现。原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认为,“在金融中心建设的起步阶段,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至关重要。”
经中央政府讨论批准,199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在浦东设立了分行,他们通过多种信贷方式筹措资金,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银团贷款,为浦东金融开发提供了最初的资金支持。
1995年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工农建行、国家开发银行及日本富士银行、三菱银行,香港渣打银行、汇丰、花旗、瑞士丰泰保险等外资机构接踵而至。
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落户浦东,紧接着上海期货交易所、房地产交易中心、煤炭交易中心、钻石交易中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大批金融业的伙伴也集聚浦东,使浦东的各类金融机构超过了500家,金融集聚的大潮开始出现了。
金融机构的数量固然重要,但金融行业交易的“市场”落在浦东更加重要,浦东新区金融办的研究者认为,“有市场才能带来那些经营性的金融企业的集聚。”
1997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在位于陆家嘴的上证大厦开始运作,上证所的入驻带动了一大批与证券业相关的金融机构来到浦东。
上世纪90年代,期货在中国资本市场破土而出。当纽约和伦敦两大期货交易所休息的时候,正是上海期货市场最红火的交易时间,同样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上海期货交易所迅速在铜期货交易市场上确立了优势。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是继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之后新成立的国内第四家期货交易所,也是目前国内惟一的金融期货交易所。
陆家嘴金融企业的集聚同样得益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大潮。
2003年前后,浦东的金融机构只有200多家,集聚效应只是初步显现。但随着商业银行的改革、证券公司的规范以及公募基金公司的兴起,陆家嘴的金融业发展正好借助了这轮改革的东风,集聚加速度十分明显。
据浦东金融办政研室的观察,浦东在2004年前后就特别重视基金业的发展,当地政府比照给银行、保险公司的政策,也给基金管理公司提供优惠政策,使得全国一半以上的基金管理公司将注册地放在浦东。
一方面原因是浦东有政策,另一方面正是浦东有市场,基金管理公司要贴近市场才能生存的更好,这是基金公司在陆家嘴集中的根本动力。
核心秘笈:政策的扩散效应
金融业在陆家嘴集聚,有很多必然和偶然的因素。国家的战略政策是必然因素之一,而浦东新区政府的“先行先试”则带有偶然中的必然。
中央政府早期一直在给予浦东部分金融功能开放政策。比如允许外商投资经营金融服务业;允许外资金融机构经批准在浦东经营人民币业务;允许浦东试点离岸金融业务;批准上海期交所创新交易品种,如燃油期货交易等等。
最知名的例子是在1997年,为支持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落户浦东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京三菱银行等9家外资银行上海分行最先开办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
施海宁回忆说,这些外资银行原来有一部分是在上海虹桥地区的,但如果想经营人民币业务就必须搬到浦东。所以一夜之间,上海几乎所有的外资银行全都出现在了陆家嘴,当年的陆家嘴地区甚至还有大片的荒地。
2005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浦东金融改革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先试先行”给了陆家嘴更多的创想空间,当年浦东提出“外汇9条”引领了外汇体制的创新路径。
“其实从2002年以后,浦东和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国家的政策优势已经不明显了,”施海宁认为,国家政策优惠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浦东新区手里,“先试先行”的特权成为关键。
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办公室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建设和金融业发展。
“按我们对金融业的理解,人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或者说金融人才,是浦东比起全国其他地方的金融优势所在。”施海宁说,浦东出台的金融业扶持政策,主要就是对金融人才的扶持。
《浦东新区集聚金融人才实施办法》显示,浦东对新引进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给予每人住房或租房补贴20万元;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给予其当年在新区金融机构个人所得形成全部财力40%的补贴;对金融机构的其他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给予其当年在新区金融机构个人所得形成全部财力20%的补贴。优惠政策中甚至包括“为高管人员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体检。”
除了给金融人才奖励、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浦东新区还能提供大量的教育培训机会。施海宁介绍说,浦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伦敦商学院等5所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即将启动一个人才培训计划。对于那些年轻的金融人才,提供培训和教育的机会比起高薪或补贴更有吸引力。
有形之手:无证如何驾驶
“浦东新区政府的服务体现在对金融业的深刻理解上,”施海宁说,“不是招商引资那一套,而是根据金融机构的需要提供服务。”
金融机构有什么要求,都不需要到政府来见面,直接发个传真到金融办或者Email给相关工作人员,就会马上得到处理,“能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根本不需要见面。”
施海宁说,不分金融机构的问题大小,金融办帮他解决最难过的问题。“他们没事我们不去麻烦他。没事跑到企业去问寒问暖,根本没这个必要,这是骚扰。让金融机构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业务里面去,政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是最好的服务。”
有些国外回来的金融人才带的是美国驾照,在上海被警察拦住了,某种意义上是无照驾驶。浦东金融办想办法帮他解决了,关键事后立刻带着他到相关部门办理合法驾照,让他感觉很简单。
设在浦东的金融仲裁院和金融法庭为金融业纠纷提供了便捷的解决途径。
去年12月成立的上海金融仲裁院是专门解决金融商事争议的特设机构,在解决金融争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能够满足高效率、快节奏的金融实际工作的要求。好的金融仲裁将有助于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因为创新产品可能会对现有法律法规有所突破,一旦出现争议,法院不一定能受理或裁决,而金融仲裁能补充这方面的缺失。
今年11月13日,浦东新区又正式推出国内首个金融审判法庭,设立在浦东新区法院内。这个金融法庭标的是5000万元,可以涵盖大部分金融类一审案件。“随着近年的改革和发展,云集5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的浦东,金融案件数量迅速增多。面对不断提升的司法诉求,建立金融庭势在必行。”浦东新区法院院长丁寿兴说。
陆家嘴的金融文化正在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相传陆家嘴的地名也与一个文化人有关:明朝永乐年间,黄浦江水系形成。江水自南向北与吴淞江相汇后,折向东流,东岸形成一块嘴状的冲积沙滩。明代翰林院学士陆深,生卒于此,这块滩地故名陆家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