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军营报告)
云南戍边老兵眼中的30年变迁
新华网成都12月12日电(记者朱映涛 李建敏 黎云)每次走在中越边境小城河口的繁华大街上,看到两旁鳞次栉比的边贸商店和忙忙碌碌的两国生意人,退伍老兵秦家宏都会感慨不已。
“这种繁忙的边贸景象在以前是无法看到的,那时两国边民都是在偷偷摸摸地做生意。”已经在河口整整度过了30年光阴的秦家宏说。
今年刚刚退休的秦家宏是昆明东川人。1978年,秦家宏参军入伍来到了边境县城河口,后来又调整到河口武装部任后勤科长,1998年转业到县政府。
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最大的边境贸易口岸,隔一条河,对面就是越南老街省省会。每年,河口的边贸总额占云南省的70%,出入境人员达90万人次以上。云南省军区边防某团二连的官兵们,就驻扎在县城附近有“南疆第一哨”之称的四连山上。从四连山上望去,不足2平方公里的河口县城和对岸的越南老街尽收眼底。
1986至1987年,秦家宏在二连当指导员。30年,河口成为了秦家宏的第二故乡,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也见证了河口30年来的变化。“比起30年前,河口发生了想都想不到的变化。”秦家宏说。
秦家宏当指导员的时候,河口县城里做买卖的人还很少,连白菜都不容易买到,连队官兵的副食供应很困难,每顿饭只有两菜一汤。“有时我们想多买点猪肉给部队改善生活,还得到处托熟人、找关系。” 秦家宏说。
但这并不是最让边防军人难受的。在秦家宏看来,守边防,最难受的还是寂寞。二、三十年前的河口县城,只有一条街,“连本小说都买不到。我当指导员的时候,偶尔能给战士们放场录像,战士们高兴得不得了”。
早些年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信件对于军人来讲,是多么重要的感情信物。上世纪90年代的河口,全县只有邮电局有一部公用电话,排队的人特别多,要打通一个电话,最少也要三、四十分钟。连队官兵要想打电话,算上来回的路途,就得花大半天的工夫。
“那时候……”秦家宏一声长叹,有些说不下去。有一次,秦家宏的家属来连队探亲,因为不通汽车,他步行了20几公里山路才把人接回来。“那时候全国都一样,何况我们是边防小县城。”
在秦家宏的记忆中,河口的变化是从1987年才开始悄然兴起。“刚开始有中国的边民往那边运一些小商品,像清凉油、雪花膏、手电筒什么的。”而这些边境贸易,都是在民间进行,成交量很小。
1992年,河口口岸正式开放,大宗的边境贸易开始兴起。这时候秦家宏已经从边防部队调到了河口县武装部工作。当时承担的一项助民工作,就是负责口岸所有出入境物资的搬运工作。由于跨国大桥还没开通,每天红河里都停了几十条摆渡船,在中国和越南之间双方输送物资。在秦家宏的印象中,口岸开放初期,是很不规范的。
“一个越南边民提了3条大黄鱼想过关,管理部门一算,要收费30多元,那个越南人直接把鱼扔到河里掉头回去了。”秦家宏笑了笑,“现在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河口逐步地发展起来。2000年以后,河口边贸管理日渐走入正规,县城建起了专供入境的越南商人做生意的“越南街”,土特产入境也不再收费了,两国边贸真正繁荣起来。如今,“越南街”已经成为河口最出名的地方,各地的游客来到河口,都要到“越南街”去体会一下异国风情。
边防二连的退伍老兵陈清平就在“越南街”旁边做起了中药材生意。他退伍的时候,河口已经初具边贸中心的规模。“一年也就挣个10来万,能让家里过上小康生活就够了。”43岁的陈清平说。
就在2007年,陈清平把18岁的大女儿送进部队,当上了边防武警。“其实我是四川人,就是在边防待久了,对边防有了感情。”陈清平说。
陈清平希望自己的大女儿能在部队考上军校,继续守边防。他说:“说句实在话,要是没有边防部队守在这里,河口哪有今天的繁荣。”
30出头的万贵根同样是二连的兵,退伍后他没有在江西老家待多长时间就又回到了云南,在丽江做起了家具生意,时不时回河口看望战友。
“还在二连当兵的时候,我就坚信,河口的春天来了。”万贵根说。1995年到1999年,万贵根在河口当了4年兵,这4年,刚好是河口发展最快的阶段。
从借来的1万元起家开始,万贵根现在已经有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厂子,年营业额四、五百万。
“以后,我打算把我的家具店开到全省的每一个县市。”他说。
最令3名老兵激动的事情,就是在河口大街上偶遇边防二连的年轻战友们,他们的武装巡逻线不定时地穿过县城最繁华的河滨街,延续着3名老兵的使命,年复一年,保河口平安。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