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特派澳大利亚记者 肖欢欢
昨天,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先生在其位于悉尼的行政楼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了他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见解,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据悉,这也是他首次接受中国媒体的专访。
霍华德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崛起是近50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中国过去30年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不仅让中国获益,也影响了全世界。而中国经济30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发展是因为选对了发展道路。
如今,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密,而对于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趋势,霍华德则表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此外他还透露,他正在写一本关于自己政治生涯的书,书中会有很多内容涉及他和中国领导人之间的交往细节。
霍华德表示,1985年,当他行走在上海街头时,大多数人还是骑着自行车上班。当他再次来到中国时,小汽车已经在中国满街跑了。
人物简介 他曾经叱咤澳大利亚政坛数十年,四次就任澳大利亚联邦总理,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二位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理;他在担任总理期间曾6次访问中国,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访问中国次数最多的总理;在他的总理任期内,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就是去年11月刚刚卸任的澳大利亚前总理约翰·温斯顿·霍华德。(上图为霍华德正在翻阅《广州日报》)
关于中国印象
交通工具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
广州日报:在澳大利亚的历任总理中,您是来中国次数最多的一位,这足见您对中国的关注。是您对中国充满兴趣吗?还是说中国的其他什么地方吸引了您?
霍华德:我去中国很多次,仅仅在我任职总理期间就去了6次。这是因为我认为中国对澳大利亚非常重要,澳大利亚和中国建立了建设性的关系——不仅是经济上的合作关系,就像现在一样紧密,而且还有教育等方面的关系。澳大利亚是中国留学生最喜欢来的地方,我们有很多有中国背景的澳大利亚人。我觉得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必须而且完全有可能再进一步,这也是两国人民所期望看到的。这就是我作为总理为什么频繁访问中国的原因。当然,我也是历任总理中任职时间较长的一位。
在我刚刚担任总理时,有一些评论家预言我不会跟中国有更多的交流。但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测是完全错误的。
广州日报:您任职总理期间先后6次访问中国,这6次中国之行有没有不同?有没有一些让您特别难忘的事情?
霍华德:我对中国印象最深刻的是1985年到1997年之间的巨大变化,1997年之后我再到中国时,感觉变化更大。今天看来,中国的很多变化在于她更加现代化了。每次去中国,我的这种感觉都更加强烈。我的总体感觉是,中国每年都在进步,中国越来越多元化。
我最近一次去中国是在今年8月份去中国出席中国的北京奥运会。那是中国的一个很大的骄傲,也很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这是一届节俭而高效的奥运会。
中国在1985年到1997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这是我历次访问中国后的亲身感受。记得1985年我作为反对党副领袖访问中国时,先后到了北京、上海,当我行走在上海街头时,大多数人还是骑着自行车上班。而当我随后再次来到中国时,小汽车已经在中国满街跑了,因此,交通工具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我对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吃惊。
关于改革开放
中国领导人非常善于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广州日报:中国有句话叫做“旁观者清”,作为一名深谙中国发展进程的外国政要,您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霍华德:毫无疑问,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崛起是近50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中国过去30年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不仅让中国受益,也影响了全世界。30年来,中国的最大成就就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人民也享受到了这种高速发展带来的喜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中国解决了这么多人的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中国把两亿人口从贫困中拉了出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是一项了不起的事情。
其次,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她能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和资金流注入,这些都带来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有了强大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也惠及世界其他国家。每一个中国人都从改革开放中受益,尤其是那些从贫困线上摆脱的人。这是最让我震撼的。
毫无疑问,中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跟她在经济领域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密切相关的,事实也证明这些改革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大胆尝试在一些领域让私营资本进入,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的积极性。
广州日报:很多人都说您是对中国最了解的外国政要之一。从您的视角来看,您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霍华德:中国人的勤劳?也不是,因为勤劳并不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我觉得中国人做事非常务实,不会好高骛远。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原因:中国人的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文化并对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和对教育的重视。中国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始终充满信心,这对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要,那些对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的国家就会倒退;中国政府在减少文盲、提高全社会文化素质上的努力也让人敬仰。
广州日报:那么,中国取得的这种成功有没有一些属于中国的特别因素?比如中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形成的凝聚力等?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
霍华德:正如我在和中国领导人的交流中发现,他们非常善于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把精力集中于大家有共同利益的地方,共同发展,这是一种政治智慧。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很多地方有差异,两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语言、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意识到这种差别,这对于我们处理两国关系非常有帮助。那样,我们就能够一开始就找到我们的共同点,展开合作,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系如此紧密的原因。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在政治上、思维上都有差别,我们不可能忽视这种差别,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我们就能跳过这些差异,寻求那些对双方都有利的地方。
此外,我觉得中国人民的集体性非常好,能够集中很多人的力量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把一件看似很难的事情完成。
(责任编辑:徐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