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于海)更多时候作为“终点”的厕所,在特定时候看来,亦可能成为起点。12月15日,记者从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沈阳今年新建、改造农村厕所达11697座,全市79万多户农民中已有40多万户用上“有棚有盖,不渗不漏,基本无蛆无臭”的卫生厕所。对于沈阳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厕所的改良证明生活的进步;厕所变干净了,生活舒适度也在提高。
小厕所大问题
“小康不小康,不看厨房看茅房。
”这朴素的语言反映了精神与生活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整洁卫生的如厕环境的渴望。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经济条件及宣传力度的不足,沈阳市农村改厕曾经步履维艰。
“在常见的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肝炎等占了70%以上。而与肠道传染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有三个:水、饮食、粪便。”市卫生局人士称,沈阳市以前在农村暴发的传染性流行病,大多数与粪便污染水源、食物有关。
从2000年开始,沈阳市开始把农村改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今年,市政府将改厕工作纳入卫生工作目标责任状,国家补助资金200.5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30万元,各区县(市)财政配备131.9万元,共计562.4万元,为改厕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资金保障。同时,在生态区改厕工作中,区级财政又投入493.6万元,修建了3647座无害化卫生厕所。
在各方的努力下,沈阳今年共完成国家改厕建设任务8000座,其中,户外改厕135座,修建“三位一体”沼气式厕所3100座,整体上楼改厕2388座;此外,又新建了3647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沈北新区2400座、棋盘山867座、东陵区380座。
小厕所大科技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是什么样子?市爱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坑及储粪池无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的厕所,同时粪便通过特殊结构(如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或沼气池式等),能使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和致病微生物得到有效灭活处理的厕所,或叫做无害化卫生厕所。
沈阳农村改厕坚持高起点,最初采用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粪便经过化粪池发酵处理后,基本无异味,可直接用作绿肥。从2005年开始,沈阳利用农村开展沼气池建设契机,推广“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无害化厕所。“一池三改”就是底下是沼气池,上面有猪圈、厕所;“四位一体”就是再加上蔬菜大棚。这样,人的粪便直接进沼气池,变成沼气和绿肥,既节能又环保。
此外,沈阳还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入室工程,仅今年就完成3000余座。这一成绩在全国处于领先,据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厕所入室的比例为17.82%。
小厕所大意识
事实上,农村改厕起步并不容易。有些地方只能先从村干部家的厕所改起,到后来村民们都看见好,于是周围人家都跟着改。新民市在今年改厕工作中承担了大量工作任务,全部是难度最大的户内厕所。经过一番耐心的工作,先后有5个村共1438户农民安装了户内厕所,实现了农村改厕一步到位;于洪区在光辉乡兴隆村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让农民使用上了室内节水型座便;沈北新区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了户内厕所的建设任务。
于洪区光辉乡兴隆村村民赵光达很是感慨,厕所改造之后,我家买的化肥比以前少了,但产量却比以前好了,种的南瓜以前长5斤,现在长到8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