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3日到8日,温州在6天内连续发生3起较大火灾事故,共造成17人死亡。
随后,一项被称之为“关门之战”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由温州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截至昨天,他们已检查温州8个县(市、区)37个重点乡镇(街道)338家人员密集场所,共发现各类火灾隐患274处,并发出121份整改通知书和关停19家。
温州消防支队支队长吴建说,温州火灾死亡人数比较高,是和诸多“先天不足”和逐渐造就的“民房包袱”有关,其中,温州特有的乡镇居民住宅建设模式——“通天房”便是当地最大的火灾隐患。
原因是,火灾一旦发生,这类形式为单间独户多层,“顶天立地”的通天房会产生明显的“烟囱效应”。有数据显示,一幢7层楼民宅由底层蔓延至顶层只需6到10秒。
同时,通天房往往彼此相邻,且三层以上多为木楼梯和木楼板,起火后被困人员不仅逃生困难,还容易造成连片蔓延,“因此死伤会比较大。”
针对这一情况,从现在开始,温州将不再审批通天房建设。对已有的通天房,在此次排查整治过程中,若发现是已审批开办为公共娱乐场所的,他们将坚决予以关闭;如果是私人旅馆,他们则会要求增加逃生通道;属生产行业的,将采取逐步迁移到工业园区。
此外,对已建造投入使用的其他通天房,如果实在不能改建或改造,但又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成片建筑,温州的举措是,全都纳入旧城改造。
而根据这次老年公寓暴露的问题,温州消防也对全市的老人公寓进行了排查摸底——经统计,当地共有333家老人公寓,里面住着23882名老人。除通天房外,老人公寓的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目前温州均已在酝酿中。《都市快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