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少“80后”、“90后”战士更爱美,对理发要求更高,可是连队理发员缺乏,理发水平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论是让战士走出营区去理发,还是把地方理发师请进来,都给部队管理带来新课题——
天冷了,洗发不方便 11月21日,记者来到驻京某团一个连队体验理发,发现冬天在连队理个发真不容易。
在连队门口,记者坐下来时间不长,“理发员”崔振强就拎着一个鞋盒子跑来了。“鞋盒子”是理发工具箱,装着两个电推子、两块围布和接线板等。给记者围上布后,崔振强却不见了!原来,记者坐下来的地方距离连部有60多米,接线板自带的电线长度不够,崔振强去找电线了……
终于,电推子响起熟悉的声音,可是还没有理几根头发,一名干部却建议“挪窝”!他说:“今天风大,我站在这里都冷,别把记者冻感冒了,还是到屋里理吧!”记者不想折腾,但是架不住好几个人一起劝。
营部的会议室倒是比较宽敞,可是桌椅摆得比较稠密,不适合做“理发室”,最后选择在教导员的房间“继续战斗”。不到20分钟,终于理完了。
许仁华干事拎来两瓶开水,告诉记者:“在夏天,战士理完发后在水龙头下冲一冲就可以了,基本上不需要热水。可是现在天冷了,洗发不方便,所以战士不愿意在连队理发。”
“我们选择在军人服务社里理发,理完后洗一洗,吹干后再出门,挺爽。”三级士官贾宏超接着告诉记者,“其实在夏天,我也不愿意在连队理发,不能总麻烦连队的那一个理发员,人家也挺忙的。”
还有几名官兵告诉记者,有的老班长或连队理发员的理发水平一般,与现在战士的审美要求有“相当”差距。
第 1 2 3页
“走出去”?“请进来”? “我有一个驻城区部队的战友,因为请假外出时顺便到一个发艺室理发,被他们单位通报批评。”三级士官陕永良估计,外出时“顺便”理发的情况应该不是个案。
二级士官郑平认为,“营区外理发店的理发水平、服务质量都比军人服务社要好。”可是战士“走出去”理发,不符合有关规定,也不利于部队管理。虽然营区外的大部分理发店是合法经营,可是难免有一两家存有高收费或不法经营的情况。
“把理发师"请进来",效率高,也满足了我们对理发水准的要求。”陕永良说。上等兵杨炜在一旁插话:“军容风纪检查时,理发的人多,需要从外面请师傅来。”
可是请来的理发师要价高,而且和官兵闲聊时会“动摇军心”。特别是有的理发师喜欢和战士谈收入,甚至劝战士“早点退役,去理发店打工”!
“如果请来的理发师是年轻女性,那就更会让战士分心!”三级士官贾宏超笑着说起听来的一个事:连队请来的女理发师给战士理发后才一个星期,有个战士就去找连长,“战友们头发都太长了,连队是不是应该联系上次那个理发妹?”记者了解到,该团在军人服务社设有理发室,保障了官兵在营区内理发,受到官兵的好评,近年来也没有从营区外请理发师。
第 1 2 3页
连队应培养好理发员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23名官兵中,超过半数的同志认为,如果有军人理发室,不必强行要求连队为战士理发。但是大家都认为,连队至少要有一名理发员。
营区面积较大或下属单位比较分散,更需要培养连队理发员。该团副政委杨国林告诉记者,他原来所在的旅有一些小远散单位,不得不培养自己的理发员。他的一个边防团战友告诉他:边防团一个连队有好几名理发员,不仅给自己连队的战士理发,还给连队干部和机关干部理发,而且在双拥工作中,连队理发员给驻地老人理发也很受欢迎。
副团长李传胜认为:“在部队较长时间外出执行任务,包括驻训、救灾时,连队理发员就能派上用场。从这个意义上说,连队更应重视理发员的培养。”
很多官兵认为,理发虽然事儿不大,但是对密切官兵关系、增强部队凝聚力,作用却不小。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官兵提出:应该吸引战士在连队理发,为新兵理出漂亮发型也很重要。连队需要培养3到5名理发员,可请来地方理发师进行培训,提高理发水平。另外,连队应该购置理发工具。在调查中,记者听几名理发员反映:电推子需要更新。崔振强还希望有一面大镜子。“这样,在理发过程中,能修得对称一些,战士也可对自己的发型提出"修改意见"。”
提高军人服务社内理发室的服务质量,是很多官兵的呼声。军人理发室收费较低,一般是5元,但是不能因此应付了事,更不能忽视卫生条件。官兵建议,机关应该对军人理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促其改进服务态度和质量,让战士不再为剃头而“挠头”。
本报记者 洪文军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