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达成减排协议仍遭批 妥协导致漏洞暗藏
见习记者 周馨怡
一个减排计划却面临两种声音,是“历史性的”胜利还是“羞耻的”失败?
欧洲议会于当地时间12月17日对欧盟落实减排目标的一揽子计划进行表决,而结果几乎没有悬念。
在12月11日至12月12日的欧盟峰会上,为反对激烈的德国、意大利和中东欧国家支持,峰会作出一系列让步。新的协议赋予高排放企业更宽容的排放配额,并将减排措施落实时限延后,因此减排协议虽得以通过,但却因此遭到环保组织的激烈批评。
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会后称这一成果是“历史性的”。但绿色和平(Green Peace)、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另外三家环保组织却联合指责德国、意大利、波兰和萨科齐把污染企业的利益置于欧洲公民、全世界千万人民的福祉之上。“他们应该感到羞耻”。
“巨大的漏洞”
在新版本协议中,受到诟病最多的是欧盟承诺适当照顾高排放产业。协议规定,如果因为减排措施造成“碳泄露”风险,即企业将生产迁至排放监管宽松的国家,欧盟委员会将视情况免费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气体排放配额。
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的Robin Webster对此评价说,“这是巨大的漏洞,将让这些能源消耗大户能够继续从事污染。”
2007年3月,欧盟设定了20-20-20目标,即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至少20%,到2020年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减少20%。
为实现三大目标,欧盟委员会今年1月出台相关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其中进一步落实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 ETS)是该计划的核心。
在该体制下,每个国家政府给予当地的工厂特定数量的排放配额,工厂每排放1吨温室气体便要出让1吨配额。如果超过配额,则必须购买超出部分的排放额度。该机制囊括了电力、制造业等高耗能行业近12000家工厂。
在峰会之前,德国和意大利均对一揽子计划表示反对,意大利更是一度威胁将否决该计划,两国提出的理由是金融危机下,减排措施会给产业带来更大冲击。因此,对排放企业放宽政策也被认为是对这两个国家做出的妥协。
制造业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制造业和化工行业则对意大利经济至关重要。“因此这些高排放行业的游说,两个国家均因为减排可能冲击本国经济为由,对计划表示反对。”位于伦敦的E3G气候变化项目主任Nick Mabey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他指出,金融危机只是两国出于自身利益不愿承担减排责任而使用的一个借口。
“气候计划和金融危机根本没有联系。这个气候计划中规定的主要措施要到2013年才会实行。2013年,那个时候金融危机早已结束了。而且能源密集型行业只占欧盟GDP的1%,所以一揽子计划对大部分制造业的影响并不大。”
中东欧国家获益
中东欧是另一组欧盟减排计划重要的反对方,妥协的方案也让他们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欧盟已经计划用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所得的10%帮助中东欧国家实施一揽子计划。而根据新通过的妥协方案,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9个中东欧国家还将得到额外2%的排放权交易额来达成减排目标。
另外欧盟在电力部门做出的安排也让中东欧国家从中获益。欧盟原定于2013年起实行100%拍卖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计划,以避免企业通过游说政府,获得额外的配额。但新出台的妥协方案将这个计划推迟了7年,要求在2020年前实行100%拍卖率。
“中东欧国家严重依赖煤电。例如波兰95%的电力都依靠煤,它担心自己要为排放二氧化碳付出高昂的代价。”Nick Mabey说。
他还表示,中东欧国家的另一个担心是一揽子计划可能会逼迫他们转向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煤相比,天然气产生更少的二氧化碳,改用天然气是达到减排目标最容易也是最便宜的方法。
“但是在能源领域受外国制约绝不是中东欧国家想看到的,更不用说因为历史原因,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不信任。因此中东欧国家要求获得更长的时间来逐步减少对煤电的依赖。”
之前的欧盟减排协议已经在设定减排目标时对中东欧国家区别对待,但这些国家仍要求得到更多资金和技术援助。
“欧盟内部的分歧折射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的矛盾。”Nick Mabey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