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12月18日电 (朱虹、孟兆熙)今天,天津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载人飞船工程应用系统首任总设计师龚惠兴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会上介绍了学术委员会委员情况,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向与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天津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由国内知名的光电、航天、信息、控制、飞机设计、激光、发动机、计算机等领域的16名专家组成,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及各领域学术带头人,负责依据国家国防科技重大需求,凝练天津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的科研方向,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期审查、审核、验收和鉴定工作。
龚克校长在讲话中表示,航空航天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发展航空航天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天津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汇聚了众多高层次专家学者,将对天津大学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各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天津大学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议、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术委员会主任龚惠兴院士在讲话中表示,航空航天产业是关系国家发展、显示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性产业,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飞机、大火箭等项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为天津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天津大学及天津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做出贡献。
成立大会结束后,举行了航空航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研究院在航空领域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学术委员会部分委员做了学术报告。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卫工委书记、科技工委书记陈超英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市教委主任靳润成,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党委常务副书记杨贤金,航空航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天津大学副校长、航空航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歌群主持。
天津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4月1日。研究院整合天津大学机械、自动化、精仪、信息、材料、计算机、化工、管理等优势学科,围绕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型飞机等重大工程开展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飞行力学、制导与控制、推进理论及技术、航天航空新材料、航空发动机与热防护技术、航空航天一体化技术、信息处理与通讯技术等。同时,研究院还将建立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基地,聚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通国际合作渠道,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