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郭起豪报道记者12月16日从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灾害评估技术研讨会上获悉,未来我国的气象灾害评估将日趋精细化,评估的气象灾种和要素也将逐步拓展。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副主任王维国表示,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工作是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多学科不断交流和结合的系统工作,尤其是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趋增多的背景下,做好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对于社会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省、地、县到国家级的气象灾情直报系统,并制定下发了《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试行规定》,明确了气象灾害的等级和分级处置标准。国家气象中心以及广东、上海、福建、辽宁等省(市)气象局已经开展了台风、暴雨灾害影响评估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建立了相应的气象灾害评估模型。但在业务应用上,评估的技术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气象灾害评估准确率还有待提高,同时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规范。
王维国表示,未来几年我国气象灾害评估技术将主要采取客观定量模型计算与主观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现有的气象灾害评估工作将日趋走向精细化,涉及的气象灾害的种类和要素也将增多。同时,将加强部门合作机制,优势互补,全面实施气象灾害灾前、灾中、灾后评估。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宗晋曾表示,气象灾害评估需要站在国家需求的高度上,把眼光放大到亚洲、全世界的尺度。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指出,气象灾害评估工作要跨出传统的气象工作范围,与多个部门加强交流与合作。(责任编辑:达芹)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