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2月21日电(记者张晓晶)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日前在一个高校论坛上称,在一些职称评审中,不止一次地发现申报人员将本来没有发表的文章,装订到已经出版的杂志中,重新伪造一本杂志。这种堂而皇之的公开造假行为令人震惊。
买版面发表论文已令人不齿,伪造杂志更是一种令人痛恨的造假行为。但想必这些科研人员、高校教师也是出于无奈。因为一篇论文发表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职称和待遇。目前,论文发表数量是科研人员评价体系中的一项硬指标。尤其在职称评审中,最关键的一个硬件就是论文数量。在此背景下,一些科研人员、高校教师斯文扫地,干出这种造假的蠢事。
对科研人员来说,写论文本来是对学术科研成果的总结与展示,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只能滋生造假行为,而且这种没有实际科研基础的论文水平也高不到哪儿去。齐涛就指出,现在科研人员的学术创新能力很薄弱。一篇文章里面没有几句是属于自己的,甚至通篇都是剪切粘贴别人的内容。目前的问题是印刷品太多,真正的学术文章太少,学术专著寥寥无几,想找本有学术含量、原创性的、真正的学术著作很难。
是什么把科研人员、高校教师逼上了一条论文造假、低水平重复之路?不难发现,是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人才导向发生了错位。现在,对学术评价的方式过于量化,理工科以论文是否被SCI或EI收录为衡量标准,文科以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为衡量标准,以获奖、项目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高校,不论什么类型的教师,什么类型的人员都要求完成学术工作量的考核,甚至对于在读研究生也要求发表论文。这种过于注重数量指标、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对潜心研究暂无成果的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使一些本来“板凳宁坐十年冷”的科研人员“坐”不住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刚刚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称,按《工程索引》数据库统计,2007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达7.82万篇,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这个成绩固然值得我们高兴,但是,学术论文的公开造假行为也提醒我们,绝不能仅仅为体现在数字上的繁荣所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