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来深圳前,北京凛冽寒风。而身处南国的深圳,周身都是暖意融融。11月28日,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召开,又点燃了全球各路英才的热情。在深圳会展中心的场内场外,到处是人头攒动。正所谓群贤毕至襄盛会,招才引智写华章。
老专家发挥余热
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的柜台自大会开幕式结束后几乎就没断过人,负责业务推广的一男一女两位工作人员刚回答完一拨人的提问,就得扭过头来回答另一拨人的问题,直到午餐时才看到柜台前终于恢复片刻的安静。
通过聊天,记者了解到男的叫倪曼,女的叫梅诗乐(均为音译),他们都是德国退休专家组织中国项目的负责人。在他们身后,早上还空空如也的桌面上已经摆满了牛皮纸袋,梅诗乐用笔认认真真地在上面标明青岛、黑龙江等省市的拼音。
“那是我们的存放需求信息的袋子。”善解人意的倪曼看到我盯着那些袋子,微笑着解释:“我们把这些信息按省份分类,回去之后再推荐相应的专家来中国发挥余热。”
SES自1983年就开始向中国派遣专家,震惊海内外的“洋厂长”格里希就是该组织所派。在过去的25年里,共派遣专家高达4300人次,超过了此间在德国国内服务的2000多人次。
“有这么多人对我们组织感兴趣让我感到非常吃惊。他们多是在农业、医疗以及环保等方面有大量的需求。”倪曼对中国的行情颇为了解:“不过,德国在农业方面不占优势,可在其他方面,我们能满足大部分需求。”
瑞典工程师协会的莉维娅在展位的墙壁上不仅粘贴了该协会今年在中国的项目留影,还不忘用图片展示祖国的美丽风景。“今年总共完成了28个项目,涉及造纸、化工、生物等多个领域。”但莉维娅对这些成绩好像并不满意:“明年,我要介绍更多的专家来中国。”
年轻人想扎根中国
与老专家退休发挥余热不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也给一些年轻的外国人才提供了植根中国的平台。在一家汽车企业的招聘台前,众多应聘者中有一位身着深色西装、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格外抢眼,别人刻意展示自己的英语,他却用流利的汉语征服考官。
细问之下,这位外国小伙是美国人,叫戴维·安德森,“我也有中国名字,叫张道明。”看到我有些疑惑,他兴奋地说起了姓名来由:“我非常喜欢张艺谋的电影,也是陈道明的"粉丝",就给自己取了这么个名字。”呵,还“粉丝”,问起中文哪学的,他边展示印有“北京师范大学结业证”的红色证书,边自豪地宣称:“我是北师大毕业的。”这事巧了,敢情还是一校友。有了这层关系,“张”同学和我无话不谈,他大学毕业后攻读了MBA学位,然后在美国戴尔公司会计师岗位工作了6年。但由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他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来到中国进行了一年的汉语进修学习。
对于中国的发展,“张”同学十分看好。他相信中国将越来越强大,而深圳也会提供很多机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来深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扎根中国。
像“张”同学这样外国年轻人在大会上见到不少,黑皮肤、白皮肤的都有,在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压力下,他们相信在中国可以发展得更好。
推介会取得丰硕成果
由于参加了两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记者发现了一个很大的不同,去年设置在会场边缘的项目推介与签约中心,这次摆在了会场正中。
在展台的右侧,有一个发言台。展台的正中,有一个投影屏幕。项目推介人可以用PPT形式把自己项目或培训的优势展示出来。各时段的推介安排被投影在大屏幕上,观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听。台下摆放着的几十把椅子,时常坐满了认真倾听的观众。
香港金融管理学院是一所从事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教育机构。据该院副院长介绍,由于学院地处香港中环金融区,交通方便,资讯畅通,而且拥有由一批境内外资深教育专家与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在金融管理等多个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推介会刚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圳国际人才培训中心、北方人才大市场等单位就找上门来洽谈,并签署了战略合作的协议。
这次大会,几乎所有与会单位都纷纷走上前台,向大家展示项目。两天下来,引介双方都收获颇丰:天津市与香港专业议会、香港金融管理学院、亚洲蔬菜中心、瑞典工程师协会等签署了合作协议;黑龙江与俄罗斯高校毕业生联合会、荷兰专家组织等10多个海外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江苏省与多个外国专家组织就水产品加工等117个引智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国家外国专家局与国外专家组织在聘请外国专家方面共达成1652项合作意向,其中经济和技术专家项目894项,文教专家项目758项;与海外人才培训机构在出国(境)培训项目方面达成400余项合作意向,主要涉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现代服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
“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这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人展现的魄力。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