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日本索尼公司收购好莱坞著名的哥伦比亚制片公司,日本三菱房地产公司买下美国纽约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80%的产权。这两笔交易随即在一些美国人中引发关于“日本威胁”的不安和担忧。
将近20年后,日本依靠软实力的低调崛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日本正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尽管日本政局不稳,国内经济陷入衰退,但日本在多条线路施展魅力攻势,其国际影响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国际形象排第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进行了一项关于各国全球形象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正面国际形象方面,日本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德国,美国位居第七名。
“软实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日本前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竹中平藏对美国《时代周刊》记者说,“如果我们在政治上拥有正确的领导力量,这一实力还将变得更强大。”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S·奈1990年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用以形容各国“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达到目的”的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宪法限制该国发展军事力量,日本开始通过增强软实力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他们试图通过经济、文化和对外援助等多种手段在全球施展魅力攻势。
经济手段“救世界”
从债务危机中重新崛起的日本银行财大气粗。日本央行10月决定向深陷金融危机的冰岛等国提供援助。日本表示愿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1000亿美元的贷款。日本最大银行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10月以90亿美元入股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证券公司9月收购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在亚洲和欧洲地区的业务。另外,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也与欧美银行和投资公司有类似交易。
日本并非只是在到处撒钱。“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日本金融体系受的影响最小,”日本国会议员田村太郎说,“我们有机会帮助拯救整个世界,同时向世界传达一种社会责任感。”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日本金融机构鲜有涉及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金融衍生品业务,受当前这场金融危机波及程度较小。欧美资本市场信贷紧缩时,日本仍有充裕资金可动用,包括价值近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1.5万亿美元公共养老基金和15万亿美元个人金融资产。
日本金融业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危机,政府和私营部门的专业金融人士对清理银行呆、坏账经验丰富。曾担任过金融担当大臣和厚生劳动大臣的自民党成员柳泽伯夫说,日本有计划组织金融专业人士向欧美等国提供援助,帮助清理不良资产以及重整债务等工作。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购买力不足,日本企业开始进行海外扩张,以保持利润增长。Recof数据公司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前10个月,日本企业海外收购金额增加了4倍,达约670亿美元。按照这一趋势增长,日本今年将创下年度海外收购的最高纪录。
多个领域成典范
与此同时,日本在多个领域成为全球效仿的榜样。
对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来说,日本是从贫穷战败国迅速转型为尖端技术创新国的成功范例。这些国家正在研究,日本在实现这一转型的同时,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特征。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小仓和夫说:“日本的现代历史,就是在不抛弃文化认同和传统的前提下,实现高度经济发展和民主繁荣。”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的年轻人阿里曼西亚尔说:“日本意味着真正的上等货,印度尼西亚人把日本视为榜样,他们想知道日本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变成令人惊异的国家。”
环境保护是日本这个《京都议定书》诞生之国珍视的价值观。不少国家正向这个环保思想蔚然成风的国家寻求生态保护方面的经验。
“日本企业界领袖深知气候变暖是个重要问题,因此他们非常关注能源效率,”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特别顾问本乡隆说:“我们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享受美好生活,但我们会以可持续的方式做到这一点。”
推广日语增影响
在北苏门答腊大学教授日语的阿里曼西亚尔说,这所大学的日语课程发展迅速,学生人数达500人。日语专业学生喜欢日本汽车、日本电子产品和日本动漫。
与“泡沫经济”时代相比,外国人今天学习日语的兴趣更为浓厚。
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全球约有300万人学习日语这门外语,这一数字是1990年的3倍。
“以前,外国人学日语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找工作,”东京丸红研究院顾问杉浦勉说,“但今天他们学日语是因为他们对日本文化感兴趣。”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日语教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每年邀请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0名外国教师赴日本参加免费的培训课程。阿里曼西亚尔目前正在接受这一培训。日本基金会计划在2010年前在海外建立100个日语中心。
日本试图通过推广日语,引发其他国家民众对日本事物产生兴趣,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软实力大国》作者渡边康说:“日本正在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
输出文化有特色
如果问日语专业的外国学生有什么愿望,他们很可能想要一对可爱的卡通猫来给他们上课,那就是HelloKitty和机器猫哆啦A梦。
今年5月,HelloKitty成为日本旅游大使,机器猫哆啦A梦3月成为日本首个卡通使者。《时代周刊》11月20日报道说,HelloKitty和哆啦A梦的新身份显示,日本海外影响与日本流行文化关系密切。
HelloKitty并非土生土长的日本猫,它的姓不是铃木也不是佐藤,而是怀特,它的父母是乔治和玛丽。然而这只小猫却成为日本最成功的出口产品,成为一个开放日本的恰当象征。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本人有着“国际化”的个人经历,这在日本政客中比较少见。麻生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大学学习,曾在塞拉利昂和巴西经营过家族采矿生意。
现年68岁的日本首相麻生自称是个动漫迷,他呼吁日本实行“漫画外交”。2007年,时任日本外相的麻生就曾发起一个面向外国作者的国际动漫奖。
郭爽(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资料图片:9月4日,一艘日本海上自卫队补给船(左)参加演习为驱逐舰进行海上补给。(新华社发)3月19日,在日本东京,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左)在任命仪式上问候卡通人物“哆啦A梦”(中)和“大雄”(右)。当天,风靡全球的“哆啦A梦”被任命为日本首位卡通大使,此举旨在通过卡通产业宣传日本文化。(新华社发)链接 积极对外援助
传播日本价值观作为日本海外援助的积极倡导者,现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认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是“输出日本文化的体面途径,也是传播日本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援助国。过去10年,日本海外援助预算急剧下降,现在仅是第五大援助国。
日本外务省今年8月要求2009年增加13.6%的对外援助预算。麻生10月签署了45亿美元对印度的贷款,创下对印援助的最高纪录。此前5个月,日本许诺在2012年前把对非洲的援助资金翻一番。此外,日本还在非洲大陆新建了3个使馆。
当然,对外援助不会是无私的,日本企业能够从对外援助的大批合同订单中获得利润。但日本的对外援助并非只为了帮助日本企业获得丰厚利润,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迫切希望在世界传播他们的理念。
前联合国难民事务署高级专员绪方贞子负责日本国际合作机构的工作。该机构今年大规模改组后,成为全球最大的双边发展机构,拥有100亿美元的运作基金。现年81岁的绪方不厌其烦地宣传日本在海外所从事的援助事业,“日本并不是要到处吹嘘自己做了些什么,”绪方说:“但是我们的沉默和谦卑,让全世界人民不知道我们所作的努力。”
郭爽(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海外志愿服务
民众成理念传播者成长在全球化时代的日本人认为,与世界其他国家保持交往,并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是日本的责任。《软实力大国》作者渡边说:“日本民众中存在一种看法,那就是,60年前我们是在其他国家帮助下重建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应该做同样高尚的事情。”
2004年,有近8.3万名日本人去国外大学留学,这一数字是1990年的3倍。为联合国工作的日本专业人员7年前不到500人,而如今已有近700人。
日本留学生青年大西健介1996年创办非政府组织“日本和平之风”,这个组织如今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
大西说:“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意识到,海外援助和通过外援向世界传播日本价值观是我们的职责。”
在如此观念的鼓动下,参加日本青年海外协力协会的志愿者人数与日俱增。该组织自1965年起已经向70多个国家派出了超过3万名志愿者。他们参加的海外工作也特别“日本”:种植耐寒的大米品种,参加环境培训项目,或者教授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等。
日本人在走出国门的同时,也热切地想要了解世界。现年41岁的大西回忆说,他曾与两家东京的顶尖大学签约担任客座讲师,他担心不会有人来听他讲述世界遥远角落的事情。但事实上,他的课总是人满为患,还有不少兴趣浓厚的学生因为没有座位不得不全程站着听课。郭爽(新华社供本报特稿)延伸欠债千亿难以为继
俄寡头“排队”求援政府石油、天然气等价格的暴涨行情一度使俄罗斯能源等行业寡头风光一时,但一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让他们面临的形势急转直下。
美国彭博新闻社22日报道,为了在这次危机中生存下来,众多寡头已开始“排队”谋求俄政府数百亿美元贷款。
风光不再
根据俄罗斯中央银行数据,过去3年中,俄罗斯企业举借的外债规模增长两倍。其中,明年到期的企业外债总额达1100亿美元。
彭博社援引德国商业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公司数据报道,俄明年到期的企业外债总额大约是金砖四国中印度、巴西和中国3国企业和政府同期所欠外债总额的两倍。
根据先前一项调查,俄最富有25人资产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损失合计超过2300亿美元。如今,其中至少10人所拥有的企业已经收到贷款发放方通知,要求补充企业保证金。
彭博社报道,受钢铁价格暴跌影响,俄4家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以及最大石油天然气管道生产商明年利润总额将下降50%左右,至105亿美元。这一利润几乎只与明年到期的103亿外债总额相当。
“如果必须支付外债,那么他们(寡头企业)将没有任何其他资本开支。”瑞士银行经济学家克莱门斯·格拉费说。
良药不多
危机加深同时,俄企业融资的渠道越来越窄。根据法国巴黎银行一份研究报告,受俄格爆发冲突、油价下跌75%以及信贷紧缩影响,外国投资者今年8月以来从俄股市、债券以及货币领域撤走资金2110亿美元,进而使卢布对美元贬值17%。
筹集不到资金的企业逐渐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到政府身上。如今,超过100家大型企业正以公司股份作为抵押,努力从俄政府处寻求贷款。
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10月以来已向多家大型企业提供120亿美元贷款,其中包括前首富罗曼·阿布拉莫维奇以及现首富奥列格·杰里帕斯卡旗下企业。普京还承诺另外向企业发放380亿美元贷款。
不过,俄寡头眼下谋求的急救贷款总额达780亿美元,政府提供数额难以照顾到所有企业。
“他们能够在一年内还清到期外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场分析师齐娜·普希奥拉说,“一些寡头将不再被称为"寡头"。”
重回国有?
彭博社说,上世纪90年代,一些人在俄私有化过程中以非常便宜价格获得国有资产,逐渐形成多行业寡头局面。如今,这些富豪以出售股份等形式谋求政府贷款,或许给了俄政府控制国内多家巨型企业的机会。
俄对外贸易银行负责向企业提供贷款,总理普京兼任监督委员会负责人一职。根据现行贷款方案,如想获得1年期政府贷款,企业除提供股份、资产或者出口利润作为抵押外,还必须允许对外贸易银行向企业安排一名特别代表。这名代表有权否决企业其他举债行为或者重要资产出售决定。
总部位于伦敦的阿什莫尔集团市场分析师杰罗姆·布思说,政府的更多干预行为或许会恢复投资者信心。
“俄罗斯不大可能出现西欧那样的大面积债务违约现象,”布思说,“俄经济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国家控制状态。”
普京本月4日说,政府将通过提供贷款和购买股份方式帮助国内企业,但否认政府有意让俄经济国有化。
徐超(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IMF总裁担心
全球经济明年更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21日播放的一档节目中说,由于各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采取的财政刺激措施不足,明年经济形势严峻程度可能加深。
斯特劳斯—卡恩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电台采访时说,“我特别担心如果不实施充分的财政刺激措施,我们本就很暗淡的预期……将会更加暗淡。”IMF先前呼吁各国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和临时减税刺激财政,以填补信贷收缩后个人需求暴跌产生的缺口。财政刺激金额为1.2万亿美元,占全球年经济产出的2%。
他还说,全球进一步降息甚至定量宽松政策也不大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眼下我们的处境可能是全球范围内经济货币总量没问题。问题是银行即使具有这样的流动性,也非常不愿意放贷。我们今天不得不做的一件大事是重建信心。”斯特劳斯—卡恩说。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