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百家讲坛制片人回应衰落传言 称无人能打败它

  万卫:

  能把百家讲坛打败的只有它自己

  —— 百家讲坛制片人回应“衰落”传言

  “我的感觉是,大家都已经认定我们死了,我已经不用辩解我们是不是真死了,只需要解释死因。”万卫苦笑着说,“就像我还没死,但已经看到开追悼会。

  《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芳 特约撰稿王菲宇、李孝乐|北京报道

  《百家讲坛》栏目组设在一座看上去可以称为“破败”的四层红墙小楼里,一楼开了间“潇湘甲鱼馆”,楼上是招待所,万卫的办公室租用了其中的一间。

  “我们的收视率从没下滑。” 万卫说自己十几天里不断接到各种采访电话,请他谈谈“《百家讲坛》的衰败”,“我的感觉是,大家都已经认定我们死了。我已经不用辩解我们是不是真死了,只需要解释死因。”万卫苦笑着说,“就像我还没死,但已经看到开追悼会。”

  “说我们可能被淘汰都是假新闻”

  “今年发生了多少事啊?我们为什么要去跟震灾、奥运抢焦点?2008年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要平稳过渡,在深度上提升品牌的价值。”

  采访一开始,万卫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一本央视内部下发的小册子:《2008第三季度收视分析报告暨节目综合评价结果》。其中列出每个栏目今年第三季度在其相应频道的排名,依据则是参考了收视率、时段权重、类别权重、领导分、预算成本等因素后算出的综合指标。

  根据这样计算出的综合分数,《百家讲坛》今年第三季度在央视十套排名第一,前两个季度分别排名第三、第一。

  《望东方周刊》:《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到底有没有下滑?

  万卫:我们的收视率常年保持在0.15~0.20,第三季度的平均收视率是0.17,属于正常范畴,没有下滑。而且台里对节目进行评估用的都是这个综合指标——我们称之为“绿色收视率”——这也是实行节目淘汰制度的标准。所以说我们可能被淘汰都是假新闻,我们的综合排名一直在前三名。中央台怎么可能把它自己一个名牌栏目拿掉?

  有些报道说“排名在十名开外”很可能说的是单纯收视率排名。但这个不说明问题。《百家讲坛》的首播时间是在中午12:45,跟那些在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根本没法比。如果单纯按照这个排名,我们一直都是排在十几名。

  《望东方周刊》:可《百家讲坛》确实沉寂了一段时间吧?好像自于丹之后就没再那么火爆了。

  万卫:今年发生了多少事啊?我们为什么要去跟震灾、奥运抢焦点?2008年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要平稳过渡,在深度上提升品牌的价值。我们并不想追求轰动效应,追求表面的火爆,现在最需要的是给观众一个安静的课堂。其实老百姓并不受所谓“影响力”的影响,我们最火爆的时候,比如2006年,收视率也还是在0.15~ 0.20这个范围内。

  《望东方周刊》:《百家讲坛》的定位是否有所变化?比如今年开始讲现代史,长征、红旗渠等内容,又有梁祝、孟姜女的传说故事。

  万卫:我们的定位就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点从来没变过,将来也不会变。我们是中央电视台为数不多的定位在这一点的栏目,为什么要变?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向外放射,做一些新的内容。完全立足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同时期或同类型的中西文化对比等等放射性的内容。

  梁祝也是这样的一种放射方向的尝试,传说也是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传说可以流传上千年,必定有它独特的生命力,但现代人又了解多少呢?至于现代史,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肯定还会做这部分的内容。

  “李敖自己还想来我们栏目呢”

  “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而是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启蒙和普及。现在观众的平均水平,我说初中水平都定高了”

  “学术娱乐化”一直是百家讲坛最被诟病的一点。对于《百家讲坛》常常宣讲的“权谋斗争、帝王轶事”方面的内容,有评论者认为这是在舍弃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取其糟粕,而类似于丹的“《论语》心得”则被很多论者指为“滥用经典对大众进行按摩的心灵鸡汤”。

  除去内容,《百家讲坛》在形式上也遭到诸多批判。台湾学者李敖在《于丹批判》中指出:《百家讲坛》“用娱乐界包装影视明星的手法来打造学术明星”,是一种“媚俗行径”。

  《望东方周刊》:批评《百家讲坛》“学术娱乐化”的声音一直没停过。

  万卫:这是大家还不了解我们的定位。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而是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启蒙和普及。现在观众的平均水平,我说初中水平都定高了。

  所以我们提倡的是“润物细无声”,通过故事来讲中国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诸子百家”,就是讲每个人的命运故事,讲他们在人生的什么阶段提出什么观点。故事只是载体,我们会要求在必要的时候插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符合传播规律的,这种讲法放在学术讨论上当然毫无意义——真正的学术讨论直接讲观点就行了。但我们面对的是在家里休闲的大众,要知道我们这个节目在播出的时候,别的频道还在娱乐着呢,你怎么才能让观众不换台?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百家讲坛》在讲述历史时出现的一些戏说倾向……

  万卫:我们没有任何一点戏说。谁这么说,请他举出例子来。

  《望东方周刊》:但比如阎崇年讲清代皇帝,还有刘心武讲《红楼梦》,都引起过很多争议。

  万卫:阎老师讲得是正史,没有一点是戏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探讨和观点怎么能称为戏说?我本人从来没有接到任何一个电话、一封信甚至一封E-mail向我指出这件事的。

  《望东方周刊》:李敖曾写《于丹批判》批判你们栏目的形式,你怎么看?

  万卫:李敖自己还想来我们栏目呢。曾经有台湾方面的人带话来表达过这个意愿。

  “想借《百家讲坛》发财出名的太多了”

  “我们也不要求学者全出来,总有来的。有些学者不喜欢电视,比如李零老师,他很支持我们栏目,也提了很多建议,但他认为自己讲得不如写得好,不愿来。”

  曾有媒体报道这样描述《百家讲坛》“海选”主讲人的盛况:“(2006)年初,央视到国内各所大学海选主讲人,河南这一站,他们到了河南大学,当时王立群正好在北京,学院致电要求他火速赶回开封面试。每个人被要求自拟题材讲一个人物,一遍就过,当天一共来了40多人。”

   《百家讲坛》对于主讲人海量而“残酷”的遴选,编导过程中对主讲人讲述内容的限制,以及其后通过播出、出书等环节给主讲人带来的巨大声名与财源,亦成为《百家讲坛》屡遭批判的地方。有论者认为这种赤裸的商业化给学界带来了不小的误导和诱惑。

  《望东方周刊》:学界一直有人认为你们通过对讲课内容的引导“降低了学术品位”,并且给学界带来了浮躁的风气。

  万卫:媒体一直说学界有争议,但我们并没感觉这么强烈。我们到各高校去招人的时候从没碰到什么阻力,一般学校都会给我们推荐老师,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学校都觉得是很光荣的事情,地方上也会介绍说这是本地第x个上过《百家讲坛》的老师。

  《望东方周刊》:现在想来《百家讲坛》的人很多吧?有没有一些想借此发财出名的?

  万卫:太多了。试讲通不过的就托关系,找台里领导。这类人我们一概不要,除非你真有本事,那先把课讲好再说。

  《望东方周刊》:但也有很多学者大概是抵触电视这种媒体的。

  万卫:那当然,所以我们也不要求学者全出来,总有来的。有些学者不喜欢电视,比如李零老师,他很支持我们栏目,也提了很多建议,但他认为自己讲得不如写得好,不愿来。还有人认为自己现在的研究阶段不宜张扬,种种原因吧。

  《望东方周刊》:你们的选题一般是怎么定的?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

  万卫:选题就是在找到合适的主讲人之后,编导跟他商议,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找到适合电视传播的话题,然后栏目组集体开会讨论。不能讲的话题包括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的话题和人物,还有不好讲的题目——比如《易经》,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了,但最后还是觉得没把握。另外就是涉及近现代历史人物的话题要很谨慎,即使讲也要找人把关。

  “骂声里也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现在选择这个“诸子百家”系列,是想让长期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获得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同时也是在摸索大众承受能力的限度

  学术界和观众对于《百家讲坛》的评价往往趋于相反的两极,最为学者们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杨振宁讲物理学、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

  《百家讲坛》的热议一方面引发了对其节目本身的讨论,另一方面也令人思考:中国观众到底喜欢接受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内容。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易中天的“诸子百家”很受学界好评,但远不如“品三国”收视率高?

  万卫:这种现象很正常,也是我们早就料到的。“诸子百家”是易老师最想说的内容,但一开始我们认为时机不对,选择了“品三国”。现在选择这个系列,是想让长期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获得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同时也是在摸索大众承受能力的限度。

  其实要想收视率高很容易,比如现在去讲健康话题,收视率肯定高。但我们毕竟是要坚守定位的,不能一味追求高收视。

  《望东方周刊》:那么在你们的定位里,你觉得观众最喜爱的是什么内容。

  万卫:历史人物。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以及能从他们的生活中吸取什么。另一大重头就是经典,比如四大名著、《论语》、《庄子》等等,观众对这些兴趣都很大,不过讲好这些不容易。明年我们的重头就是钱文忠讲《三字经》,还有“新说《水浒》”。

  《望东方周刊》:今年播出的系列里,收视率比较高和比较低的分别是哪些?

  万卫:撇开主讲人的因素单说内容,受欢迎的是“秦始皇”和“康熙”两个系列,收视率较低的是“道光与鸦片战争”。其实这里面就看出中国人的心态来了:想要确认自己,所以更喜欢看历史上辉煌的时刻,不喜欢看自己失败。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学界和观众对你们的两极评价?

  万卫:有争议是好事,就怕没人争议。我每天早上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百度新闻,输入“百家讲坛”四个字,看看又出了什么新闻。其实骂声里也有值得借鉴的东西,以前我在别的栏目工作时,知道找人提意见是很难的,开研讨会,请人,还得给钱。现在有那么多人给我们提意见,有些问题是我们死活也想不到的。所以我很珍惜现在的舆论环境。有文章说能把《百家讲坛》打败的就是它自己,正是这样。■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万卫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