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海口12月23日电题:不开荒不砍树 农民照样致富――海南生态核心区琼中县生态产业见闻
新华社记者 卜云彤
虽然已近隆冬,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乡村依然郁郁葱葱,绿橙园里姑娘们采摘果实正忙;桑田里人们在修剪整地,村庄里一幢幢新房也在添砖加瓦,无处不在透露着火热的气息。
琼中位于全省生态保护核心区,全县“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近年来,琼中县紧紧抓住农民持续增收这个核心,逐步摸索出一条生态产业致富之路。
向空中、林下要增收 多年来,琼中县以山地为依托,主要发展橡胶、槟榔等产业,目前橡胶面积23万亩,槟榔近10万亩。这类作物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对土地资源依赖程度高,而且有些作物从投入到产出周期长、见效慢。
琼中县县长伍学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继续发展对土地资源依赖性强的项目,必然要砍山烧山,而这条老路子不能再继续走下去了。经过综合分析县情,琼中提出将热带特色农业结构的重点,放在低坡地和水田改种上,努力引导农民将发展生产的注意力,从“山上”转移到“山下”、“林下”。
近两年,琼中县用发展山鸡、南药等产业向林下要增收,用发展养蜂产业向空中要效益,用发展桑蚕、绿橙、灵芝、兰花等集约型农业向有限的土地资源要高产出,不仅破解了发展经济与土地资源有限的难题,也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找到了在生态保护核心区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促进农民群众增收的新路子。
促进千家万户增收 琼中县农业局局长杨斌说,近两年琼中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最大亮点是吸引、引导千家万户农户参与,促进千家万户农户增收。
前些年,琼中县大力发展龙眼、荔枝,但产业的主体是公司,只招收少量农民为其打工,多数农民没有得到多少实惠。还有灵芝、兰花等产业,虽然经济效益高,但一次性投入大,技术要求严,除了少数经济实力强的技术性农民,多数农民仍然难以问津。所以,近两年,琼中县转变思路,大力发展桑蚕、养蜂等依赖土地资源少、易操作、见效快、收入高的生态产业。
在中平镇上水村,记者看到,村边和农户的房前屋后,都可看到一箱箱的蜜蜂。村小组长高其志介绍,村里28户农民,2006年养蜂400箱,到2007年发展到800箱,2008年扩张到2300多箱,蜂蜜产值110多万元,出售蜂种1100箱,收入达41.8万元。
琼中县蜂业发展办公室主任邓群英说,琼中县总面积27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1.7%。农民在房前屋后养蜂,3至5年内发展到10至15万箱是有把握的。1箱蜂1年可以收入近400元。
在湾岭镇竹朗村,因为养蚕致富,村里盖起了许多新房子。村民小组长陈业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户农民养一张蚕可收蚕茧90斤,1斤蚕茧9元。一年可养蚕24批,一批蚕14天就可以卖,每月都有可观的现金收入。
县农业局副局长刘志峰介绍,琼中发展蚕桑优势明显,前景广阔。由于地处热带,琼中蚕桑生产期比广西长3个月,比湖南长5个月。2007年5月,琼中第一批蚕茧出售,年亩产优质蚕茧250公斤,是广东的3倍。现在桑田每亩产值4500元。
政府部门围着农民增收转 琼中县县长伍学云说,由于处于生态保护核心区,琼中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不能发展大工业、大项目。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对发展经济没有信心,存在落后有理的思想,工作慢三拍。
自从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后,县里找到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落脚点,就是依托政府职能部门,确定每个产业设立一个具体办事机构牵头负责,并把责任落实到人头上,使政府职能的转变由虚变实了。由于分解了责任,使量化考评的工作也便于操作。
近两年,琼中县政府各种产业办积极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认真解决农民自己做不好或管不了的事情。琼中蚕桑业2008年推广到1万亩,并将逐步扩大到3万亩。县里已和广东龙兴茧丝绸公司签订协议,开始引进蚕种厂、缫丝厂项目。2008年初,年加工蜂蜜30万斤的奇峰蜂蜜加工厂已投产,让担心销路的蜂农吃了“定心丸”。另外,绿橙保鲜加工厂、山鸡饲料加工厂、生态特种养殖场等也在建设之中。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陆续打造出了“琼中蜂蜜”、“琼中山鸡”、“琼中绿橙”等一批特色品牌。
县里还帮助农民陆续成立了蜂业协会、绿橙协会等4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5200多农户加入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占农村总户数的30%。
琼中县还以“特色产业+小额信贷+政府扶持”的模式帮助农民。把小额信贷与发展特色产业捆在一起,做到产业发展,放贷安全。县财政支持县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提供连带担保,到2008年8月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755万元,支持农民2163户。农民贷款最少2000元,最多2万元。目前,农民还款率达到100%。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