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传媒研究》供稿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在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传媒业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机制在传媒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传媒组织由政事高度融合的传统型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的现代事业法人转变。
逐步调整产权关系,将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探索新型的媒介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构成了我国媒介组织的主要变化,也构成了我国媒介经济政策演变的基本轨迹。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税收、信贷、投资、融资、价格政策对经济生活的各种实际干预,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政策本身涉及到各群体的价值判断,经济政策的进程实际上是不断协调各方群体利益关系,不断协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过程。
一、市场经济调节手段初步确立期: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计划经济模式的确立,媒介组织基本上被纳入计划管理的模式之中。媒介政策多是行政命令式,不涉及任何经济规律。报纸基本上由国家提供经费,形成了“公款办报、公款订报”的模式。“文化大革命”之后,报纸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到1970年,全国报纸仅剩42种,多是机关报或机关性质的报纸,在发行方式上基本上是派送。期刊的发行则完全靠邮局。广播电视则从诞生起就由国家财政支撑其生存。出版业也长期处于计划产品的背景下,出版经济政策被包容在大的国家文化政策之下。我国政府对媒介经济政策的改变开始于1978年,以报纸行业为发端。
1.报纸行业:1978年财政部批准了《人民日报》等8家中央新闻单位试行企业管理的报告,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政策。政策规定这些单位可以从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以增加员工的收入和福利,并改善传媒自身的条件。财政部对报刊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政策是建国后媒介经济政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由于这次政策调整是报社迫于生存压力的自发选择,所以政策实行实际上是一次被动之举,其目的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并没有以市场化为媒介发展取向。此时,我国经济与政治制度改革,正处于小心翼翼探索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将重心转到经济工作中来”的目标,但“市场经济”口号的提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与探索。媒介市场化政策研究的全面展开,政府积极主动地选择经济政策,都有赖于企业改革的推进和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启动。
2.广播电视行业: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把“广开财源,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广播电视改革的方针之一,指出“我们不能只依靠国家投资,还应采取措施开源节流,以便有更多资金加快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1此次会议出台了一项重要政策: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简称“四级办”。
这项政策从深层动因来看仍然是国家财政资金不足。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对媒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如1980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的全国广播事业规划会议和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指出,把加速发展电视放在优先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中央政府需要在国有体制内寻求资金支持,因而放权给地方政府,这项政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的结果。而这背后更大的社会背景在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在经济发达地区,中央决定以中心城市带动农村,逐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这一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促使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全国的广播事业进入规模扩张的大发展时期,据统计1979年我国电台数量为99座,到1988年增至461座,到1997电台数量达到1363座。但由于广播电台数量发展较快,也出现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闲置、内耗的现象。这一政策弊端一直持续到1999年才出台相关政策加以规范。
3.出版业:长期以来出版业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出版经济政策被包容在大的文化经济政策之中。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探索独立的出版经济政策的趋势。
1990、1991年是出版业政策调整比较重要的年份。主要出台了一系列出版业减免税政策以及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政策。如1990年国家税务局发布了《关于县和县以下新华书店和农村供销社销售图书减半征收营业税的通知》(有效期1990年9月~1991年底)。这是缓解基层图书网点经济压力的权宜之计。
为了解决出版企业的生产发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和专业学术著作出版等困难,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1991年10月10日,财政部、新闻出版署决定建立“出版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991年12月8日新闻出版署又根据《出版事业“八五”计划及十年发展规划》对计划财务工作的要求,就加强计划财务工作发布了《关于加强计划财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调整经济政策,为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2的要求。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