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俄罗斯安全机关“反军事间谍行动九十周年”展正在莫斯科举行,首度向社会公开许多鲜为人知的反间谍实物和档案,吸引众多民众参观。 中新社发 田冰 摄 |
12月8日,俄罗斯安全机关“反军事间谍行动九十周年”展正在莫斯科举行,首度向社会公开许多鲜为人知的反间谍实物和档案,吸引众多民众参观。 中新社发 田冰 摄 |
俄罗斯举办反军事间谍展览揭秘惊心动魄特殊战—— “鼹鼠”出卖千余人克格勃锄奸
时值俄罗斯反间谍组织成立90周年之际,俄联邦安全总局等机构近日在莫斯科俄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举办名为“反军事间谍行动90周年”展览活动,首度披露了众多反间谍档案,包括二战时期德国间谍行刺斯大林的内幕以及克格勃数次铲除内奸的始末。
档案揭秘
叛徒伪装将军欲铁手刺杀斯大林
记者在博物馆二楼的一个专门展厅看到,由俄联邦安全总局反军事间谍局、俄联邦安全总局注册和档案局、俄联邦保卫总局、俄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退休特工及私人收藏家提供的众多藏品虽然年代久远,但保存完好,整个展览构成一部苏联/俄罗斯反军事间谍简史。
展品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间谍刺杀斯大林的解密档案。
图片资料显示,当年苏联军官彼得·塔夫林被德军俘虏后投降,纳粹将其派回苏联试图刺杀斯大林。其行凶武器是一只“铁手”——可以装在手臂上的特制火箭筒。
纳粹让他冒名顶替被俘的苏联少将舍别托夫,舍别托夫本人在1943年试图逃离集中营时被打死。
德国人从苏联报纸上剪下登载有授予舍别托夫“苏联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的报道,并给塔夫林戴上从舍别托夫身上摘下的勋章。
伪装看似天衣无缝,但是叛徒最终被识破了——勋章虽然是真的,但是别放的位置不对。
莫斯科若沦陷数百特工将潜伏
展览同时曝光了一份被称为“莫斯科计划”的密件。
1941年,随着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一方面组织抵抗,一方面秘密制订了“莫斯科计划”。
按照计划,一旦红色苏维埃的首都莫斯科不幸落入敌手,克格勃将炸毁一千多处重要建筑设施,包括工厂、车站、机场等要害设施。同时,数百名特工将潜伏下来,伺机袭击德军高官,并处决间谍和投敌者。
猎鼹行动
初受蒙骗叛徒反升少将
报告人:克格勃地点:发自欧洲
展品中具有现代痕迹的是俄安全机构自二战后到近年来所破获的间谍大案。不过,自2000年至2008年的间谍案仅有文字说明,大量实物和照片反映的是二战后到苏联解体前的“鼹鼠”(指潜伏在内部的间谍)大案,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波利亚科夫叛国案”、“佩尼科夫斯基叛国案”等。
波利亚科夫1921年出生在乌克兰一个会计师家庭,参加过卫国战争。战后被送到军事学院深造,成为格鲁乌(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一名军官。他随即被派往纽约,后转派缅甸、印度负责谍报活动。
但是苏联人被波利亚科夫蒙在了鼓里,已经成为美国情报机构红人的他反因“工作突出”而擢升少将。
波利亚科夫先后出卖了19名为苏联服务的外国情报员和150多名特工的名单,并导致1500名克格勃和格鲁乌特工完全暴露。美国中情局前局长伍尔西认为,波利亚科夫是整个“冷战”时期美国最宝贵的间谍。
有意思的是,波利亚科夫之所以暴露还是来自美国方面的“帮助”。1979年,据为苏联工作的联邦调查局特工汉森提供的情报,格鲁乌对波利亚科夫产生怀疑。但因查无实据,格鲁乌仅把波利亚科夫召回莫斯科。
波利亚科夫或许觉察到点什么,马上打报告退休回家。直到1986年,被苏联收买的中情局特工艾姆斯彻底剥去了少将的画皮。波利亚科夫于1988年3月被枪决。
西方
苏联
古巴危机内鬼向美泄密
与波利亚科夫少将不相伯仲的是同样供职于格鲁乌的佩尼科夫斯基上校。
古巴导弹危机在当年可谓轰动一时,但是导致事件峰回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佩尼科夫斯基向美国人提供了苏联战略导弹的绝密情报。
1962年初,莫斯科红场边的“古姆”百货商店,一位苏联公民和一位英国情报人员看似寻常的接触引起了克格勃的注意。跟踪监视的结果让克格勃官员大吃一惊,“目标”竟是“格鲁乌”上校、苏联部长会议科技委外事局局长佩尼科夫斯基。
原来早在1960年11月,佩尼科夫斯基就主动提出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并在次年4月和英国军情六处挂上钩。
出人意料的是,佩尼科夫斯基传递情报的手法十分古老:他在家中通过晶体管收音机从设在法兰克福的美国情报中心接受指令。但他一般选择亲手转交情报,地点多在浴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
截至其1962年10月被克格勃密捕时,这位“勤奋”的叛国上校已经窃取了将近140个小时的录音情报,111盒秘密胶卷及数千页文字情报。他被西方认为是“苏联历史上向西方国家提供最有价值军事情报的间谍之一”。
相关链接
“超级部”克格勃前身为肃反机构
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一直是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部”,只对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
克格勃建立于1954年。该机构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刚建立时成立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捷尔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脑。
20世纪30年代,克格勃成为斯大林“大清洗”的工具。但在二战时期,克格勃却又是非凡的间谍机构。其卓越的反间谍工作使很多外国特工在苏联都不得安身。
冷战期间,克格勃的职能过大,涉及国内所有领域,凌驾于苏联党和政府之上,在国际上也成为红色恐怖的代名词。
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其衣钵,经过一系列调整,克格勃又以新的面孔重新活跃。俄罗斯总理普京也曾是一名出色的克格勃特工。
克格勃名称变更史
1917年12月
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1922年2月国家政治保卫局
1923年7月
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1934年7月
国家安全总局
1941年2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1年7月国家安全总局
1943年4月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6年3月
国家安全部
1953年3月
内务部
1954年3月
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本版撰文/特约记者 金小同 记者 刘晓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