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节目《面对国家》
2005年5月31日,费尔特公开自己的“深喉”身份后,走出家门接受媒体采访
在费尔特(中)逝世一个月前,伍德沃德(右)和伯恩斯坦(左)还前去探望他
史上最著名的线人——水门事件“深喉”离世
尼克松曾为水门“深喉”辩护
■没人知道尼克松是否猜出了费尔特身份
■里根特赦他是因为获悉其背景
美国时间2008年12月18日,“水门事件”中的“深喉”马克•费尔特吃过早餐后,说感觉自己有些累了,想去睡觉。这一次,他永远地睡去了,终年95岁。
这位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直到2005年才公开自己的“深喉”身份,尽管此前的三十多年里他的身份也多次险些曝光,但一直守口如瓶。
■想见“深喉”时就摆一盆花
马克•费尔特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学院,1942年进入联邦调查局工作。“水门事件”发生时,他是联邦调查局负责日常事务的副局长,掌握很多关于此事件的内幕。
1972年美国大选期间,民主党总部的警卫抓获五名企图盗窃的人。当时,《华盛顿邮报》派两位年轻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前去采访,他们发现其中似乎有隐情,决定继续调查。但随后,争取竞选连任的共和党总统尼克松却禁止联邦调查局插手此事。
此后,费尔特与伍德沃德、伯恩斯坦取得联系,向他们提供线索。费尔特告诉伍尔沃德,“如果想与我见面,就把一盆鸢尾花放在我公寓阳台的后面。而他想见伍尔沃德时,会在伍德沃德家订阅的《纽约时报》的第20页,画上一个钟表图案,指明会面时间。后来两名记者的调查表明,这五个人是受尼克松竞选总部工作人员指示,潜入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而且,这只是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进程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之一。因为民主党总部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所以这一事件被命名为“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曝光后,美众议院以“妨碍司法调查”为名准备弹劾尼克松。尼克松于1974年8月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由于有线人的内部消息,《华盛顿邮报》连续发表多篇独家报道,名噪一时。《华盛顿邮报》一直拒绝公布告密线人身份,时任总编霍华德•西蒙斯引用一部色情电影片名《深喉》,作为线人的化名。从此,“深喉”成为秘密线人的代名词。人们一直在猜测,到底谁是让尼克松下台的幕后神秘人。
■两任总统相助 避免牢狱之灾
尼克松也在猜测。
不过,尼克松最终是否知道了“深喉”的身份,现在已无从知晓。由于“深喉”在尼克松逝世前仍未公开自己的身份,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尼克松并不知道“深喉”是谁。
然而有人认为,一直知道“深喉”身份的人“不只是3个,尼克松应该是第4个”。“他没有对此采取任何措施的原因只有一个,不想逼费尔特说出更多关于水门、关于美国政党政治的内幕。于是,两个同出生在1913年的男人在对峙中达成了部分的默契。”
“水门事件”后,费尔特于1973年离开联邦调查局,但随后却官司不断,处境凄惨。1978年,他因为身为一桩非法闯入民宅的事件负责人被起诉,两年后,他不得不出庭接受审问。
法庭还小心翼翼地传唤了尼克松出庭作证。尽管检察官知道请出这位声名不佳的前总统有可能会疏远陪审员,但他需要尼克松的证词。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尼克松指出,自罗斯福时代开始,总统们就常常指派联邦调查局等部门对外国情报人员或嫌疑人做出类似行为,为了国家安全的需要这一切在所难免。这是自1974年被弹劾下台之后,尼克松第一次现身法庭,却是为这个毁了他政治生涯的人辩护。这一辩护无疑对费尔特及其他被指控者产生了有力的保护作用,最终费尔特逃脱诉讼里要求的十年牢狱之灾,被判罚5000美元。
幸运的是,5000美元的判罚也由里根总统在第二年3月给予了无条件的特赦。里根宣布:他做出这个决定是由于“我们基于一个良好的信念,即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必须采取那些行动”。
■妻子不堪压力自杀离世
尽管费尔特获得了特赦,但他接下来的生活却依照不那么顺畅。由于多年官司缠身,费尔特的妻子身体状况恶化,而且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和伤害,常常处于莫名的焦虑和烦躁之中,最终于1984年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妻子的过早去世对晚年的费尔特是一个重大打击,让他感到无比内疚。
事发后,费尔特和儿子谈妥不对外公开此事,结果包括他的女儿在内的其他人都以为他的妻子是死于心脏病。
费尔特在2006年出版的《特工人生:“深喉”回忆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退休后,我和奥德丽本来计划一起安度两人时光。作为联邦调查局高级官员,我始终面临着严酷的挑战,因此我们也一直希望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来弥补多年来工作的紧张。但是冗长痛苦的诉讼却夺走了我们长达九年的宝贵时光。尽管我们最终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却已心力交瘁。对于我们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奥德丽始终承担着最沉重的压力……如果说我们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退休后多年饱受羞辱的生活对奥德丽造成的伤害比我还要深重……如果不是因为要被迫忍受种种烦扰,她今天肯定还会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将永远怀念她,直至走完我的人生。”
■你是不是“深喉” 你可是发过誓的
在“水门事件”之后的三十几年里,费尔特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不断面对各种质询,不断对媒体、公众甚至自己的内心否认。自己的盟友伍德沃德在自己的著作里大书特书“水门事件”的采访过程,根据前者改编的同名电影还拿了四项奥斯卡大奖。而费尔特只能在各色人等拿着各种考据前来时,一再说“不是我”。
尽管费尔特一直守口如瓶,这些年来还是有不少险些被曝光的插曲。伍德沃德在书里就披露了这样一件事:1976年,费尔特被一个大陪审团召去作证——但那次调查的事情与“水门事件”无关,其间一名陪审团成员突然问费尔特:“你是否就是‘深喉’?”费尔特答道:“不是。”司法部的一名官员斯坦利•波廷杰(Stanley Pottinger)则提醒费尔特:“你可是发过誓的。”不过波廷杰接着又说,由于这个问题是在调查范围外,“我们可以收回这个问题,你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这时费尔特满脸通红,赶忙请求“收回问题”。费尔特这番极不自然的表现,使得波廷杰断定他就是那个神秘的“深喉”。不过波廷杰事后并没有把费尔特的“深喉”身份外传,他只对伍德沃德说了这件事。
另一次危险的经历是在1999年,一名年轻的记者拿出足以让人信服的消息来源,说曾在80年代与报道“水门事件”的记者伯恩斯坦的儿子一起夏令营,对方告诉他费尔特就是“深喉”,并称这是源自父亲的亲口说法。费尔特还是否认,并说“不是我,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做得更好。‘深喉’并没有让白宫彻底垮掉,不是吗?”如果不是伯恩斯坦本人也紧急出来灭火的话,也许费尔特就不会很平静地活到2008年了。
■对家人说出真相后大呼: 谁也别背叛我
《华盛顿邮报》大出风头的时候,费尔特一直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两位记者也信守诺言。
晚年的费尔特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罗莎,因为中风,精神和身体都不太好。在过去几十年中,费尔特一直保守着自己就是“深喉”的秘密。伍德沃德曾在一本关于“水门事件”幕后采访的书中提到,“深喉”一直生活在孤独的恐惧中,时刻受到泄密事件带来的惊恐,却没有人可以分担他的痛苦。
随着年纪的增大,费尔特也逐渐有了说出秘密的想法,费尔特把自己的“深喉”身份告诉了家人。他的孙子尼克•琼斯说,过去费尔特对于披露自己就是“深喉”有许多保留,他担心作为联邦调查局成员,自己充当一个告密者是否与自己的身份不符。
家人的立场与费尔特截然不同,并对劝说费尔特说出真相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的说服是在一家可以俯瞰太平洋的高级餐馆里。费尔特一开始生气地说:“你们谁也别背叛我。如果有东西见诸报端的话,肯定是你们中谁干的。”他的儿女却都坚持说,他应该把那段传奇公诸于众,真正的英雄不会躲藏起来。当然,儿女之所以如此热衷也有他们现实的考虑。他们不断地向奥康内尔抱怨说,揭露“水门事件”的风光全让《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独占了,而真正的核心人物却什么也没得到。“我们至少能赚到足够的钱支付账单,比如我已为孩子学费背上的债务,”乔安说,“就算为了这个家吧。”
她终于说服了父亲。
无论对谁来说,把一个惊天的秘密藏在心中几十年都不是一件容易事,说出真相的费尔特感到轻松多了。
■当事记者试图核实曝光是否“深喉”本意
在费尔特决定向外界公开身份前,他的子女和当年报道“水门事件”的记者伍德沃德通过多次电话,探讨披露此事的方式。费尔特知道,要将此事公开需要得到伍德沃德和伯斯坦两人的理解和配合。
但担任《华盛顿邮报》助理副总编辑的伍德沃德在同意配合前曾担心两个问题:一是年逾90高龄的费尔特目前神志是否清醒,在精神上是否有作出改变协议的能力;二是在生前公开身份是费尔特的个人决定还是其家人的意愿。据费尔特的子女说,伍德沃德曾两次约定要亲自登门探望费尔特当面了解澄清相关情况,但最终并未成行。因此,费尔特和其家人不是在《华盛顿邮报》,而是在《名利场》上率先披露了此事。
“深喉”现身在美国引起轰动,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几年,但关于费尔特却并没有结论。是良知正义的捍卫者,还是不光彩的泄密者?争议一直伴随着费尔特。
费尔特的自我曝光也让他的邻居震惊不已,尽管费尔特的邻居大部分都是尼克松的支持者,不过他们对费尔特能现身表示赞扬,一个邻居罗纳德说:“我认为他不是一个英雄,但也不是一个坏人。我很高兴他能在离世之前走出来,让美国人民能够知道他是谁。”另一个邻居贝克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说:“他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我希望他能成为其他人的榜样,对政府的公开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 本报综合《“深喉”回忆录》等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