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雪域高原上的“菩萨兵”

  打印 关闭

  在中国地图上,你会发现我国西南部一大片醒目的用青紫色标注的区域——那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横亘着连绵不绝的雪山,流淌着世界上最美丽壮阔的江河。然而半个世纪前,这片神秘土地上的人们仍然重复着祖先刀耕火种的生活,整个社会仍然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原始图画之中。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毛泽东发出了“进军西藏”的号令。在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过的18军官兵领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很多已经转业的军队干部再次披上军装,一支数万人的进藏大军开始向茫茫雪域开进。

  路途异常艰辛。高寒缺氧,道路不通。官兵们边开进,边筑路,无数人将鲜血和生命留在了这条通往西藏的“天路”之上。

  这支作风严整、纪律严明的开拓之师给藏族群众留下了新中国和共产党人的第一印象,从此,古老的藏语中多了一个新词——“金珠玛米”。“金珠”意为“菩萨”,“玛米”意为“兵”。在西藏老百姓心里,解放军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兵”。

  铲尽崎岖大道平。驻藏官兵给雪域高原带来了现代文明。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进藏的“菩萨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而藏族兄弟与“金珠玛米”之间的深情却像悠长的雅鲁藏布江一样绵延不绝。

  敬天敬地更敬“菩萨兵”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场景: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10月底,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突袭西藏南部的错那县,积雪深达3米,道路、电力、通信全部中断。听着北风的呼啸和牛羊饥饿的哀嚎,被困的藏族同胞手摇转经筒,嘴里念着经文,祈求菩萨保佑。

  就在这一刻,雪原上一面面鲜艳的红旗由远及近出现在被困藏民的面前。部队官兵用推土机和装甲车开道,救援的车队沿着雪胡同开过来了。绝境逢生的藏族同胞们给官兵献上哈达,跪在路旁的积雪中不停地念叨:“金珠玛米,金珠玛米……”

  今年6月20日,聂拉木县樟木镇发生特大泥石流,在波曲河支流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堰塞湖,上游一个小岛上的50多人面临灭顶之灾。堰塞湖一旦溃决,下游的3000多人将在劫难逃。

  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连立即兵分两路,连长高明带一个排架起溜索将孤岛上的群众一个一个接了出来;指导员刘军带其余官兵紧急疏散下游群众。

  就在最后一名群众被转移到安全地带时,堰塞湖瞬间溃决,钢筋水泥桥和河畔的民居瞬间化为乌有。惊魂未定的群众一下跪在官兵面前,嘴里不停重复地仍然是“金珠玛米”。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西藏地区,年龄稍大的藏族同胞差不多人人都有过这种绝境逢生的经历;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抢救群众的总是这些军人。哪里有灾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菩萨兵”。

  藏獒认亲不咬兵

  橄榄绿色的军用吉普在西藏南部的草原上疾驰,车上坐着驻藏某旅新兵朱磊和他的战友。入冬了,他们要到驻地附近的村子里给藏族兄弟送去过冬的慰问品。停车后,他们刚迈进村干部洛桑顿珠家的院落,一只体型如小狮子的成年藏獒就疯狂地冲向朱磊和他的战友。

  藏獒是世界上最凶猛的犬类,连狼群都惧它三分。朱磊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这只藏獒刚冲到这群穿军装的小伙子面前后却一下子变得温顺起来,兴奋地摇头晃脑。

  “藏獒已经把穿军装的人都当成自家人了!”洛桑顿珠说,起初藏獒看到官兵也会疯狂进攻,但部队平均每半月就要到村里走访慰问,穿军装的人看得多了,它就不再发动进攻。

  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军人与藏獒之间发生着一个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在山南日当兵站,附近村庄的藏獒一到夜晚就来陪官兵站岗,成了兵站的“编外哨兵”;某山地旅侦察连附近的藏獒在一只“獒王”的带领下,成群结队地跟在官兵屁股后面跑,直到部队收操后它们才散去……

  从学习藏语到走进藏家

  要了解和走进一个民族,首先要懂这个民族的语言。对于学习藏族语言的问题,西藏军区历届领导班子都给予极大关注,现任政委王增钵和司令员舒玉泰对此更是高度重视。

  在西藏军区各部队,官兵人手一本《常用藏语300句》,很多人一有空就学,会讲藏语的军人越来越多。如今,在环境最艰苦的那曲军分区,已有20%的干部能用藏语宣讲党的政策,90%的官兵会藏族日常用语。

  有了藏语这个工具,就有了打开藏族兄弟心门的钥匙。但要真正做到藏汉一家、水乳交融,还要深入地了解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藏族人质朴勇敢,热情好客,好交朋友,但对不尊重藏族本民族文化的人非常反感。

  为此,西藏军区官兵把学习西藏历史、藏族语言、宗教政策、风俗习惯作为必修课,与藏族群众同喝酥油茶,同吃糌粑面,同饮青稞酒,同跳锅庄舞。

  西藏部队有关尊重民族文化的纪律严厉得似乎不近人情。某团三连新战士小刘到藏乡开展助民劳动,主人给他敬酥油茶,他却捂着鼻子放下了,当场被指导员责令向老乡道歉,事后还受到了严肃处理。

  “之所以处理这么严,是因为捂鼻子这个小动作,就是对藏族同胞的不尊重。”被藏族兄弟称为“门巴将军”的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对此深有感触,“你闻不惯酥油味、喝不来青稞酒、说不好藏族话,藏族兄弟就不会把你当自家人。”

  拉萨街头破天荒有了卖菜的藏民

  一位军事史学家曾说,唯一比灌输一种新观念更难的是改变旧观念。藏族牧民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他们认为,牧草茂盛,牛羊成群,是菩萨的恩赐,否则就是菩萨的惩罚。很多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民并不相信科技能够改变命运。

  在西藏,当地的藏族农民几乎没有给庄稼上肥的习惯,青稞亩产才50多公斤。他们为什么不愿上肥呢?官兵们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藏民认为肥料很脏,用肥料种出来的东西不能吃。

  几年前,日喀则江孜县人武部官兵把复合肥送到藏民家中,等官兵一走,村民就把肥料倒入河中,只留下“蛇皮袋”。为啥呢?原来,藏民觉得袋子可以装东西,肥料是脏东西没有用。

  要改变这些陈旧的观念,驻藏官兵想尽了办法。军医们在给当地人看病的时候,一次次地给他们讲科学道理。时间不负有心人,一些藏民终于明白,地不上肥是长不好庄稼的,人缺少维生素是要生病的,开始愿意吃蔬菜了。

  后来,在部队的帮助下,当地农民通过改良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青稞亩产翻了两番,达到200多公斤。群众还在部队的帮助下盖起了塑料大棚开始种菜。

  在炮兵某团手把手的帮带下,拉萨郊区出现了蔬菜专业化生产村,拉萨街头破天荒有了卖菜的藏民。

  为了帮助藏族兄弟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西藏军区部队采取分片帮建的办法,每个连以上单位都有一个科技扶贫点。

  随着科技知识和商品经济观念的普及,藏族同胞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在藏南谷地,军民共同开发出千亩优质花椒林;在林芝峡谷,驻军免费为农牧民培训驾驶员,西藏出现了第一个汽车村;在藏北草原,军地联合研发的虫草系列药酒,打进了“广交会”;在拉萨河畔,警备区和某工兵团官兵引导群众办起了“藏家乐”、“牧家乐”、“休闲林卡(帐篷)”。

  在官兵的直接扶持下,西藏全区目前已有两万多户农牧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已走进寻常百姓家;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成为藏区新景;一批小康村的“村官”开始用电脑办公,全村进入“E”时代。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