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特逝世
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78岁的哈罗德·品特12月24日逝世。
品特于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创作了29个重要的剧本,其中《房间》(1957年)、《生日晚会》(1958)、《看房者》(1960)、《归乡》(1965)等作品成为西方现代派戏剧中的耀眼明星。
品特的创作生涯可以粗线条地分为两大阶段,早期作品深受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爱尔兰著名作家塞缪尔·贝克特(1969年诺奖文学奖得主)和法国作家尤奈斯库的影响。品特的作品将荒诞不经的元素注入日常生活,情节始于寻常,最后却收于荒诞。1970年代以后,品特的作品开始带上了某些政治色彩,讽刺与抨击现实。2003年品特出版了诗歌集《战争》,强烈地反对伊拉克战争。
品特的是非观念直接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与政治立场。在品特的网页上写着:“在真实和不真实之间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在真理和谬误之间也不存在这种界限。一个事件不一定非得是正确的和谬误的,它可能两者兼而有之。我相信上述判断仍然有意义,而且在艺术表现现实的时候仍然适用,因此作为一个作家我是赞成以上观点的。但作为一个公民,我不能这样,我必须追问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以此推理,品特认为黑白之间有转化的可能,投射到艺术上就是日常与荒诞可以自然的实现界限跨越。然而对于政治问题,品特却有着不容辩驳的立场。
品特有着浓郁的反战情结,他生于伦敦东部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青少年时代所经受的二战阴影对其政治思维产生了极大影响。无疑,欧洲人尤其是经历过二战阴云的欧洲人,对强权政治有着天然的恐惧(更何况,品特是曾在二战期间遭受过不公正对待的犹太人)。而强权政治的现代版,在品特看来自然是美国,品特认为,“美国已经失去理智,它已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谁都不知道下一步它会做什么。也许只有纳粹能与其相比”。他毫不客气地将布什总统称作“屠夫”,他指责美国设在关塔纳摩的监狱是“集中营”。
品特后期对政治热衷,但是他对政治问题的解决方式也是文学式的,所以注定他浓郁的政治情感无法耀眼。不像来自水星的欧洲政治家们那样多以谈判与磋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品特作为公民的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念使其为政治开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药方,这不仅表现在他提出对英前首相布莱尔进行弹劾,更表现在他认为普通的美国人应该对美国掌权者(总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反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