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的“失真”图片让一家经营了十年的英国中餐馆在2008年1月20日被迫关门,华人老板为申诉几近倾家荡产。(英国《英中时报》资料图)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纵观2008年英国华人的维权事件,既有坚守住关系自身生计与饭碗之底线的“保”,也有旨在反抗歧视与维护尊严和公义的主动宣战。
保住饭碗与拯救生计 《英中时报》第203期(2008年2月22日)《华人餐饮业面临“釜底抽薪”》一文,最早就英国政府收紧移民政策,对“黑工”(非法劳工)进行“大清洗”过程中存在的不当行为以及政策对中餐业造成的空前危机进行了报道。
该文指出,随着新移民政策是施行,一场英国华工中的“大清洗”正在上演。根据英国政府最新出台的规定,“聘用非法劳工的雇主,将面临高达1万英镑的罚款或是两年的监禁”。而根据内政部的新移民计分制度,那些来自中国,大多拿着中国职业学校文凭的厨师,想要获得在英“上岗证”是困难重重。并指出这一次,总是高喊“公平公正、民主人权”的英国政府给移民分了个三六九等。
为了拯救自己的生计、保住自己的饭碗,众多华人社团和有识之士奔走疾呼、并为华人餐饮业请愿。
《英中时报》第206期(2008年3月14日)《华社维权:从合情、合理走向合法》就当时华社维权的活动进行了报道。据报道,继3月3日在伦敦成功举办群众大会(详见2008年3月7日第205期《我们要吃饭》一文)之后,华人移民关注委员会更于3月13日与英国政府“移民咨询委员会”会面,并于当晚会见英国内政部移民事务国务大臣LIAMBYRNE;与此同时,李贞驹律师也从3月3日开始联同英国跨党派华人小组主席狄士谟向各个国会议员进行连串接触和游说,并在全英范围内巡回,举办免费法律讲座和收集请愿书,足迹遍布伯明翰、伦敦、约克郡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到英格兰、苏格兰等众多华人聚集的城市。
该文分析当时的形势时指出,英国移民局在全英范围内搜捕“黑工”,打的是法律的旗号,挥的是“法”的硬钢刀。而华社维权运用的则是“合情”与“合理”的软盾牌,力量悬殊、强弱对比当下立见。
据该文分析,尽管英国警方在采取打击黑工行动的时候并没有专门针对华人,但在执法层面的“一视同仁”,并不代表在立法和政策层面的公平和无针对性。
成世雄郡议员在接受《英中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英国政府的政策是有利于富人和拥有良好教育的人士。”
而李贞驹律师也对记者表示:“英政府的新移民政策,显然不利于非英语国家和非欧盟国家的移民,带有倾向性和针对性,首先是增加了英文的要求……这会导致中餐馆请不到厨师,加上打击黑工、严惩雇佣黑工的雇主的政策,这样下去中餐行业就会慢慢消亡。这些政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华人群体。”
此后,华社的维权活动开始发展成餐饮同业跨族裔的大联合。
1
据《英中时报》第212期(2008年4月25日)《“拯救我们的生计”:餐饮同业跨族裔大联合》报道,2008年4月20日超过七千名来自英国华人社区、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和土耳其社区的餐饮业主、员工及支持者聚集在伦敦鸽子广场,高举“拯救我们的生计”(SaveOurLivelihood)的标语进行示威,同声抗议英国政府计分移民制对餐饮行业带来的冲击。
在4月20日的集会上,华人移民关注委员会会长廖业辉先生表示:“"非法"身份是由政策造成的,很多申请庇护者的生活非常困难,却不被允许工作,造成他们不得不使用假证件。他们应被给予工作的权利。”伦敦市长KenLivingstone的代表也表示:“我反对计分制排除欧盟外的劳动力。少数民族餐饮业对英国的贡献非常大。它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伦敦生活和观光业的精华。对餐饮业的伤害,就是对伦敦的伤害。”
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和全国范围的跨族裔请愿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声势,与此同时,华社内部开始达成共识,提出要维护自身权益一定要统一方向的问题,并将火力集中在“华人餐饮业进入"短缺行业"名单”的目标上。
据《英中时报》第215期(2008年5月16日)《英华人餐饮业的"最后稻草"》一文报道,移民局显然对“第一级高技术移民计分制”颁布之后引起的诸方强烈不满和官司败诉“心有余悸”。所以在“第二级规定”中提出了一项“短缺行业(shortageoccupationlist)特例方案”,即“如果申请人从事的行业被列入"短缺行业"名单,那么对申请人的学历和薪金要求将不再是强制性的”。因此,能否被列入“短缺行业”名单对英国华人餐饮业来说变得“生死攸关”。一旦上榜,华工申请“技术移民”的门槛儿将不再那么难以跨越。
为了争取进入该“短缺行业”名单,华人移民关注委员会面向全英48个郡、222个地区的中餐馆和外卖店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共收回485份“反馈”,并写成一份名为“华人餐饮服务业对英国经济贡献”的调查报告正式送交至英国移民咨询委员会(MigrationAdvisoryCommittee)。该委员会的林怀耀律师在2008年5月14日对“华人餐饮服务业对英国经济贡献”调查报告的说明会后向《英中时报》记者表示:“对英国华人餐饮业来说,这只是一个中短期的解决办法,长远来看,根本上还是需要解决华人非法劳工的合法化问题。”
经过华社各界的努力,2008年9月上旬终于传出一个利好消息。据《英中时报》第233期(2008年9月19日)《英华人初尝“握紧话语权”的胜利》一文报道,英国新移民政策中一直备受华人关注的“劳工短缺行业名单(ShortageOccupationList)”近日终于浮出水面。中餐行业主要职位“技能厨师(SkilledChef)”将在英国新移民计分制的第二级“技术工人(Skillworker)”项目下,获得“短缺行业职位”的50分,而不是“非短缺行业职位”的30分,从而更易达到70分的移民申请要求。此次中餐厨师能够进入“短缺职位名单”,不仅令华人雇主可以更为方便地从海外引进拥有相关技术的厨师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餐业人手短缺的危机,保证该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证明,几个月来英国华人餐饮业为维护自身利益所做出的抗争和申诉终于开始收获良好的效果。
华社各界的积极争取让中餐业的厨师行业最终逃离了被划入“低技术工人”的厄运,也降低了海外华人劳工进入英国中餐业的准入门槛儿——这应该是英国华人自移民新政实施以来所取得的首次重要维权胜利。
但面对这项“初步的”胜利,华社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文章指出,在09年大选来临之前,中餐业人士都需要为“留在劳工短缺行业名单中”而不断努力。从目前英国国内的民调和形式来看,或许由工党政府出台的这一“劳工短缺名单”还未经历第一个两年复审,就已经因政权交替而改弦易章。
2008年9月18日,华人移民关注委员会就“劳工短缺名单”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启动“为"楼面"等其他中餐行业职位进入名单”的争取行动。看来华社维权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初步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始上路。
2
反不公正对待与寻求公道 除了维护自身生计的维权行动,华社维权活动的另一个内容是反歧视和反强权的行动。
据《英中时报》第197期(2008年1月11日)《华人狱中来信吐心声》一文和之后的后续报道,一位华人在从英国监狱中寄来的信件中说:“英国政府用欺诈方式,在不识英文,没有翻译,不知具体内容的情况下,让我们一些华人不知不觉上当受骗。让我们签下不是自愿的文件。”他还在信中还提到了在监狱中遭到的不公对待:“我从9月28日转到WYMOTT监狱,到WYMOTT监狱清点我的东西,发现我的一部手机不见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在Preston监狱,从4月份到9月份之间上法庭都能看到我的手机是索爱K800i型号,想不到监狱官员欺骗我不识英文,把手机偷走。”这位华人希望通过《英中时报》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公众,并寻求帮助。该信刊登后,收到众多的读者反馈,有不少读者对此表示了同情。哈尔彼律师行的资深律师江贤胜先生向《英中时报》记者表示,从他此前接触的案例来看,该位华人并不是唯一一位因为语言、文化障碍,以及身份问题,受到排斥歧视和警方不当对待的受害者。他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七点建议:1.在您还没有被盘问前,您有权利询问法律意见和律师谈话;2.在盘问前,审问者必须先给予您告诫,如:您有权保持沉默等等;3.您有权利保持沉默;4.在您签署任何文件前,您有权询问法律意见,并在完全明白和自愿的情况下才签字;5.如果是刑事案件,警察有责任提供给您一位律师,如果您在警察局,里面都有工作律师(DutySolicitor);6.如果是移民案件,您可以选择聘用,如:ImmigrationAdvisory Service, 或Refugee Council等类的免费法律机构,或聘用私人律师;7.英国的法律保护人身自由,除非情况非常特殊,一般上法庭都会考虑给予保释。
此后还有一些英国慈善组织的法律专家主动联系本报对此事表示关注,并表示愿意对其伸出援助之手。
据《英中时报》第244期(2008年12月28日)《英华人餐馆老板遭遇“照片门”》一文报道,一位张先生致信《英中时报》讲述了他的经历。他在英国东剑桥郡的中餐馆于2008年1月8日被英国东剑桥郡地方议会的环境服务部门(EastCambridgeshireDistrict Council,Environmental ServicesDepartment)以“所经营中餐馆不符合英格兰食品卫生规定和工作健康与安全条例”等罪名向当地法院提出了诉讼。
当地法院随后判定诉讼中“餐馆环境卫生不达标”等四项罪名成立,张先生经营了十年的中餐馆于1月20日关门停业。
然而事隔11个月后,英国专业图片鉴定机构对当时用于证明张先生所经营餐馆存在卫生问题的18张A4彩色打印图片做出了最终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地方环境服务部门向法庭呈递的图片中,有9幅存在“失真”现象,而这可能会误导了法庭的最终判定。
为此,张先生正在通过律师向当地有关监察部门进行申诉。张先生说,如有必要,他将通过法律程序为自己讨回清白。张先生说,作为一名华人餐馆老板,他清楚食品卫生的重要性,也了解英国政府对餐馆进行监督检查无可厚非,但政府的执法监督部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为严谨和公平的态度。
该事件曝光后,引起各界热烈关注,许多华人对张先生的维权行动进行了声援。在“英中网”上,有网友表示:“看了这份报道首先对张先生表示同情,心情也随之不平。我们在这个国家做事情真的很难,每走一步都很艰辛。外国人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我们,但就此事件,在这么有凭有据的案件中真心希望有此能力的朋友对张先生伸出援助之手。真心希望所有有爱心的朋友为张先生找回公道,我们在这里会随时观察您的事情,也希望能为您献点绵薄之力,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要为自己找回尊严。说"失真"太客气了,摆明是作假,欺骗张先生,欺骗法院,英国政府官员怎么会用这么卑鄙手段呢?真的是:中国华南虎事件在英再次发生。”
《英中时报》将密切关注华社系列维权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张雪)
3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