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叫板传统种植 把水稻种在旱地里

  打印 关闭

  把水稻种在旱地里,这是曾经的“天方夜谭”。然而新疆天业集团的年轻人却向世人大声宣布——世界首例膜下滴灌种植水稻试验成功了!

  10月19日,天业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喜获丰收,亩产400公斤左右,亩节水达65%以上。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天业农科所成立于1998年,是新疆唯一一家工业企业从事农业研究的机构,有科研人员23名,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成立至今10年间,这帮年轻人已先后研发“膜下滴灌小麦”、“膜下滴灌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有机大豆”、“膜下滴灌有机棉花”等膜下滴灌的成熟项目。其中多项,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项目。

  “刚接受项目时,感觉就是一个字,难!”副所长阮明艳说。“水稻旱作”在泰国、印度、欧洲、南北美洲已有多年种植历史,但仅局限于单科试验。在我国,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但是,不少专家的研究还停留在“水稻全程地膜节水栽培”、“覆膜直播旱作栽培”方面。目前尚无人将水稻栽培与先进的膜下滴灌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覆膜种稻,打孔播种、控制密度、施肥、灌水、收后揭膜等农事活动上,大多以人工操作为主,这与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还有一定的距离。

  天业农科所的年轻专家们正在缩短这个距离。2004年4月,阮明艳和她的年轻伙伴在天业的试验田里采用“膜下滴灌种棉花”的技术种下不到一亩地的“滴灌水稻”。水稻的出苗一般在10天左右,但是,从播种一个星期后,胡成成和陈伊峰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地里跑,习惯的动作也非常相似——慢慢地用手扒开土壤的表层,再用食指轻轻地寻找种子,生怕自己不小心把它们刚刚露头的小芽碰掉。13天后,水稻苗破土而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成长起来。然而,所有的人都没有因为水稻的出苗而喜悦和高兴过——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水稻长到三四十厘米后,就再也不长了,而且,稻秧一直发黄,结下的稻粒也是瘪瘪的几乎没有收成。”阮明艳无奈地说。那一年,他们真的没有高兴起来。

  真正获得成功是2007年——亩产330公斤。这一年,他们欢呼雀跃、举杯豪饮了一回。

  说起“滴灌水稻”的成功,项目组的3个年轻人都十分感谢天业集团的当家人——郭庆人和支持这个项目的同事们。阮明艳说,去年他们给公司打报告要求补充5名大学生,没想到人事总监张宝民一下给引进12人;农科所什么时候要钱,公司从来没有卡过。良好的环境和公司的信任,激励着这些年轻人去拼搏、去创造、去忘记自己。郭庆人则说,年轻人是企业的未来、是财富。让他们做事,就得给人、给权、给钱,成功了我们重奖,失败了从头再来。

  据了解,我国南方稻区耗水量每亩在600立方米以上,北方更是高达1500~2000立方米。全国稻田总耗水量占农业用水总量的65%以上,特别是现有的1.3亿公顷耕地中,干旱缺水耕地面积占72%左右,每年仅灌区缺水就约300亿立方米。就石河子而言,地下水位正以每年0.5米的速度在下降,局部地区达到了1米以上。去年7月用水高峰时,市水务局曾历史上首次给市民下达过节水告急通知。郭庆人说,如果石河子能从现在开始重视水的问题,把“滴灌水稻”培育成一个“规模型”的产业,将会有2/3的水节约出来。那么,用这2/3的水大规模种草种树,石河子的生态环境将会比现在还要好。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阮明艳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