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向顾客介绍布的质量。 盛伟 摄 |
浙江在线12月29日讯 和平北路是浦江县城最繁华的地段,94岁的张仙凤坐在街边,从身边的竹编簸箩拿出一块蓝格子土布,笑眯眯地冲着来往穿梭的路人吆喝:“自家织的土布做被面很好的,买一个带回家哦。”
“一天能卖40块钱吧,挣不到多少钞票,但不需要儿子养,我蛮高兴。”精神抖擞的张老太满面笑容地说。
九旬老太
天天练摊卖土布
4点起床赶早市
凌晨4点,浦江县仙华街道后谢村鸡鸣三遍。
洗漱完毕后,张老太太开始喂猪,然后在菜地里拔拔草。这些农活,老人干得十分熟练。“大儿子都76岁了,我还能动,不会给他们添麻烦的。”
老人活干得很慢很细,等干完这些农活,天已经有些亮了。老人拿出前一天晚上就做好的烧饼豆浆,草草吃了些,就准备出门闯市场了。
老人从厢房里拿出两匹土布和一些织布用的线,放在簸箩里,用扁担挑着慢慢地走向车站。这些土布是老人几天前刚刚织好的。到达城区繁华的和平北路后,老人在街边的一家服装店前找了个地坐了下来,摊开土布,开始了一天的生意。只要老人赶集,都是最早来此做生意的,这让当地的一些开门店的商户既佩服又自惭。
老人做生意敢吆喝,只要有人在摊前转悠,她立刻告诉顾客土布是多么保暖,多么耐用。老人还把随身带着的织布用的线拿出来,告诉人家她用的线是最好的线,绝不会用假冒伪劣的。
老人家讲诚信,生意也不错,下午3点,两匹土布就卖完了。
不愿享清福,坚持去摆摊
老人有一双令人过目难忘的手:十个手指都无法完全伸直,向各个方向弯曲着。“我织了78年的布了啊,天天都用手,不弯才怪呢。”
1915年张仙凤出生在浦江。早些年,此地织布之风盛行,16岁时,张仙凤就学会了织布。嫁人后的张仙凤为了补贴家用,没日没夜地在家里织布。“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织布,那时候,一天至少要织12小时。”
37年前,老伴撒手离她先去。张仙凤为老伴织布做好寿衣,送了老伴最后一程。从此,老人开始独居,织布做衣,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老人的儿孙都穿上了老人做的衣服。
改革开放后,家人都劝她在家里享清福,村里也给老人充足的养老福利,有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如果她愿意清闲养老,完全不成问题。但执拗的老人毅然挑起扁担,一挑就是三十年。
只要身体好就要做下去
94岁高龄的张仙凤耳聪目明,能挑能驮。对于何时洗手不干,老人似乎还没有考虑:“只要不闭眼我就干下去,在这里做生意可比家里好玩多了。”
除了吆喝生意,老人大部分时间还是坐在地上看人。她对现在女孩日益变化的服饰感到好奇:“这些伢儿们穿得好少哦,夏天肚脐都露在外头了,哪像我们那个时候,连脚都裹住哦。”
见过世面的老人思想也能与时俱进:“我也看得惯,都是赶潮流嘛。”
老人在生意闲下来时,经常去其他饮食摊上吃点小吃,和别人聊聊。老人可不单纯是聊天,还是为了灵世面,了解行情。“我知道做什么生意赚钱,我经常帮家里人出点子,他们还真听我的话呢。”
“我能长寿,能身体好,就是因为我做这点小生意,看着这些来来往往的人我就开心。”老人张开瘪瘪的嘴笑得如同孩子一般灿烂。
记者手记
靠双手吃饭,豆腐吃出海鲜味
有一则传说流传很广:一个渔夫出海每天只打三网,无论收获与否。张仙凤老人的故事则真实地类似:她踏实地卖完两匹布后就回家,不抬价,不掺假。
老人儿孙满堂,个个孝顺。但老人坚持不向儿女伸手。老人说,靠自己双手吃饭,豆腐能吃出海鲜味来,踏实。
老人不要儿女赡养,同样不接受社会的施舍。记者要请老人吃饭被拒绝,记者要买布也被拒绝,拒绝的理由非常简单:“这个布不适合你,你来采访可以,无谓给我钱我不要,我的布只卖给需要买布的人。”
看到老人简单的地摊边其他商家打出“经济危机,降价甩卖”的标语,在我的脑海中很自然地跳出一个假设:如果每人都像老人一样乐观,诚信,无私,这点“寒意”又算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