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与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中油”)在北京签署四项协议,双方将携手进行海外勘探开发。其中《肯尼亚9号区块部分权益转让协议》则规定,中海油下属非洲有限公司CNOOCAFRICALTD.,将肯尼亚9号区块30%的工作权益转让给台湾中油股份公司下属公司OPICCHADCORPORATION。另外三项协议是《合作意向书》、《台南盆地和潮汕凹陷部分海域合同区石油合同修改协议》、《乌丘屿凹陷(南日岛盆地)协议区联合研究协议》。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12月29日发表时事评论文章《两岸低调启动能源合作意义深远》指出,此次两岸能源合作尽管低调平实,却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合作领域,既令人们更加企盼尽早打出一口石油井出来,让台湾海峡成为两岸的富裕海峡,让两岸携手走向国际能源市场,更令人们意识到低调平实业可以开创两岸合作的新局面。
文章摘录如下:
曾有预期,11月初在台北举行的“陈江会”中两岸能源合作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但是,出人所料,这次“陈江会”签订的四项协议中并未涉及能源问题。然而,12月26日下午,大陆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总经理傅成玉与台湾的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中油”)董事长潘文炎在北京千禧大酒店共同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台南盆地和潮汕凹陷部分海域合同区石油合同修改协议》、《乌丘屿凹陷(南日岛盆地)协议区联合研究协议》以及《肯尼亚九号区块部分权益转让协议》四项协议,表示双方将在各方面扩大合作,在台湾海峡合作探勘石油。这四项协议不仅标志着两岸石油界的合作更进一层,还可看作是实质上低调地启动了两岸的能源合作。
从政治的层面看,这次的能源合作首先是一个“搁置争议”的结果。大陆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台湾的“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中”字头的公司。依以往之例,仅就这种“中”字头的解释,就可能导致要么是干脆无法坐下一起谈,要么是即使想谈也是无果而散。这种政治称谓的纠纷长期困扰两岸关系,也长期为国际社会的一些国家所利用,最终受损的是两岸的中华民族。
从经济层面看,这次的能源合作还是“自己人帮自己人”、“让肉烂在自家锅里”的一种合作。现在,中国大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更多能源供应,台湾方面对能源的需求则更加强烈。台湾岛内石油资源十分匮乏,原油日产量约1000桶,而原油消费量为每天87.6万桶。近年来,随着国际石油供应紧张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台湾闹油荒已多年。有专家称,台湾一年生产的石油只够“中油”炼油厂提炼一天。台湾约有97%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而石油进口高达99.8%,天然气也有90%需要进口。两岸都曾为寻找海外能源供应来源作出过巨大的政治、外交、经济的花费。现在,两岸在台湾海峡合作采油,扩大能源供应来源,希望以此满足两岸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实在是可圈可点。
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两岸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平发展的大局与中华民族的大义成为全新的考量点。此次两岸能源合作尽管低调平实,却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合作领域,既令人们更加企盼尽早打出一口石油井出来,让台湾海峡成为两岸的富裕海峡,让两岸携手走向国际能源市场,更令人们意识到低调平实业可以开创两岸合作的新局面。(简言之)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