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30日专电题:西部能源为长三角发展输送动力
新华社记者陆文军
电力供应,堪称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命脉。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华东地区,尤其是长三角,随着近年来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电力需求量节节攀升,缺电隐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约束。
30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上海枫泾举行葛(洲坝)上(海)直流综合改造工程沪西换流站举行开工仪式,同日,葛上直流改造工程送出端湖北荆门换流站宣布开工,这意味着西部水电直送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力“黄金通道”正式启动,将为未来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葛(洲坝)上(海)直流综合改造工程起自湖北±500千伏荆门换流站,终点为上海±500千伏沪西(枫泾)换流站,线路总长度为976公里,额定输电功率300万千瓦。线路途经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和上海等五省市。该工程新建荆门(湖北)、沪西(上海)两座换流站,其中约914公里线路利用现有线路走廊进行改建。
据介绍,这项工程为满足三峡地下电站和四川水电送出需要,加大华中与华东联网规模,增加华东电网和上海电网抗风险能力,按计划,葛上直流综合改造工程将于2010年建成。
华东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电力需求十分旺盛,能源资源匮乏,人口密集,环保、土地和运输压力很大。
目前,华东电网用电负荷水平高,用电增长快、水电比重小。到2010年华东电网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285亿千瓦时,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15860万千瓦。
据预测,华东电网在“十一五”末至“十二五”初期将出现电力缺口,受能源供应紧张、国际油气价格等因素影响,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增大。积极消纳区外来电是满足华东地区电力快速增长,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到2010年,华中电网全社会最大负荷将达到9150万千瓦,装机容量总规模为15235亿千瓦。因此,华中电网电力盈余约达2000万千瓦,可供用电需求旺盛的华东和上海电网消纳。
三峡地下电站位于三峡右岸,装机容量6×70万千瓦,多年平均新增三峡年发电量34亿千瓦时,扩建条件好,单位容量成本低。为保证三峡地下电站电力送出,实现电网水火调剂运行、合理消纳三峡地下电站电能,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葛上直流综合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这条电力“黄金通道”将为三峡电站整体电力电量的外送与消纳提供更多通道,增加华中向华东电网输电规模,将西部丰富的水电等资源输送到华东负荷中心,不仅符合我国能源流向,还将发挥大电网联网效益,是落实国家“西电东送”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缓解华东交流网架的压力,提高华东电网、上海电网供电充裕度和抗风险能力,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持。
除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项重要电力工程也体现了良好的环保效益。葛上直流综合改造工程采用国内成熟先进的直流输电技术,利用现有线路走廊约914公里采用直流线路同杆并架技术进行改建,使通道使用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倍,节约线路走廊占地约60.8平方公里。送到上海的新增300万千瓦清洁能源,相当于节约标煤150万吨,大大降低了上海硫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
作为三峡地下电站送出工程,葛上直流综合改造工程投产后,将促进华中、华东、华北等大区电网间“水火互济”运行,进一步增强三峡电站电力外送能力,显著提高跨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发挥水火互补优势,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