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经济转型
中国传统的内省文化正适合未来发展的要求,也适合未来世界的需要。
■朱宗震
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文治主义的内省文化,“太上立德”。《论语》记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的战争观是“以战止战”,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没有积极扩张的战争思想。儒、墨、道三家都有反战思想。在“以德怀远”、“务本”思想之下,反对扩张性的战争政策。
近代中国的文治主义,遭到西方军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沉重打击。近代中国名将蔡锷批判说:“独怪夫中国之词人,莫不模写从军之苦与战争之惨,从未有谓从军乐者。”他呼吁学习西方盛行的军国民主义:“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然而,近代中国发展起来的尚武精神,始终是自卫性的尚武精神,与西方扩张性的尚武精神有本质区别。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对内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建设起现代民族国家和民主制度,对外实行战争扩张政策,建立殖民统治,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不仅发动殖民战争,还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内外政策在道德上是个悖论,因而总是以双重标准对待世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脱亚入欧,走西化道路,依托日英同盟,获得了工业化发展的国际空间。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由于没有完成土地改革,农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效法西方,走上了殖民侵略的道路。当日本工业化有了一定基础之后,与先发展国家也产生了争夺资源和市场的激烈冲突。日本侵华战争不仅仅是侵略中国,也是向英美的国际秩序挑战,英日同盟破裂,并最终演变为太平洋战争。
本世纪初,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梁启超,或者袁世凯,都主张改革开放。但当时,中国国内正处于崩溃时期,在国际上,正处于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时期,无法仿效日本发展模式。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适逢全球化的机遇,中国经济工业化得到了30年快速的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摆脱了西方老殖民主义和日本进行殖民侵略的发展模式,与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在经济上出现了互利的双赢局面。但是,中国农村仍然贫困,内需乏力,中国的发展是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不可避免地与西方国家在资源和市场两方面发生争执。这也是西方“中国威胁论”持续不断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因此,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政策,就必须进一步突破西方发展模式。
中国要保持和平发展,如何化解市场和资源两方面的国际冲突,是个关键因素。中国将来如果被迫依靠发展海军,来保护海外资源通道和市场,必然与西方国家发生军事冲突。因此,中国在国内市场(内需)和资源自给方面,必须有创造性的突破。美国是一个国内高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国家,但美国的高消费模式,是建立在消费世界资源和世界劳动成果上的。中国没有可能走美国式的道路。目前,国家通过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谋求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提高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消费水平,向内需拉动型的发展模式转化。但是,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必然碰到环境和资源的制约因素,毕竟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因此,中国既要发展内需拉动的经济模式,又要实现绿色消费、节约型消费模式。这也是个悖论。
中国传统的内省文化正适合未来发展的要求,也适合未来世界的需要。和平发展,内需拉动, 环境和资源平衡。“存天理,灭人欲”,中国人传统的节俭型社会要与刺激消费有一个合理的平衡。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必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性的能源和资源利用模式相匹配。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在未来的50年到100年之间,必须有一个共振效应,才能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就是改变西方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创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创造性道路。
总之,中国必须摆脱西方发展模式的迷思。我们不是不承认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而是说,西方先进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历史的模式,我们已经没有全盘学习的历史条件,我们必须创造出更新的模式,中国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世界也才能消除发展危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是强大的、独特的、独立发展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信中国文化的潜力。至于如何发挥中国文化的潜力,不是靠书生照本宣科,不是靠儒学复兴,不是靠普世价值,而是在处理危机的实践中探索生存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