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武汉1月2日消息(记者张毛清通讯员许仕华向启波)国家级后河保护区一种浑身长“剌”腹部为红色的“红剌条蛇”,日前被华中师范大学野生动物调查组教授戴宗兴认定为“细痣疣螈”,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湖北省新的物种记录。
据了解,这种细痣疣螈是华中师范大学在百溪河一带进行物种调查时发现的,因其腹部为红色,浑身瘰钉如剌,因此,当地人称其为猪娃子虫和红剌条蛇,又称火蜥蜴。据称,这种细痣疣螈的动物在后河百溪河一带分布较为广泛,数量也较多。
细痣疣螈,别名疣螈、黑痣疣螈,属于蝾螈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11~15厘米。除唇缘、指、趾及尾外,全身布满瘰粒与疣粒;体侧自肩部向后至尾基部各有一列整齐的瘰粒。体色除尾部腹缘及四指为橘红色外,其余皆为黑色。生活于海拔650~2500米山区溪流的塘边,多在夜间捕食。平时生活在陆地上,夏季繁殖期进入水池中。细痣疣螈过去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等省区有发现,在湖北地区还是第一次发现。
据戴宗兴教授称,该物种为湖北省新记录种,属珍稀濒危两栖类动物,食用价值较高,甲也可入药。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