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4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2期刊文说,在当前全球经济陷入寒流之际,也恰好是两岸关系的船只开进了暖流的时候,迎向春意盎然的文化海洋。这是全球华人的希望,也是大家可以发挥协同力量,扭转乾坤的时刻。
在经济的冬天,全球华人发现了文化的春天。
文章摘录如下:
没有经过严寒冬天的磨练,就看不到温暖春天的希望。二零零九年的元旦,不少人就在冷冽的黑夜中等待第一线阳光。金融海啸带来经济的哀鸿遍野,已经冲破了很多人的信心关口。从股市到出口营业额,都可看到中国经济正发生巨变,期盼一种全新的力量,渴望发现希望的曙光。
曙光的来源其实来自内心的智慧。如果没有深刻的反思,如果没有创新的冲动,就不可能发现新的竞争力,挽狂澜于既倒。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就是不断在挫折中成长。过去十年间,中国和全球华人社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过了很多的逆境。一九九八年,就在香港回归的第二年,就爆发了金融风暴,也曾一度出现了满目疮痍的困窘。二零零三年的非典事件,一时间人心惶惶,但最后也是能够化险为夷。这不是靠运气,而是要有处变不惊的气度和新的视角。
今日新的视角就是要打破旧有框架,追寻一个“范式转移”(digmShift),焕发新竞争力。近年来,中国的GDP近四成来自出口,让中国廉价和优秀的劳动力,建立了全球瞩目的“世界工厂”,但在今天国际市场紧缩、出口急降情况下,中国就需要立刻全力启动内需市场,瞄准广大的农村,而当局紧急全面加大基础建设的力度,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是一种结构性的变化,可以开发中国内陆和广大的农村,让说了很久而又没有太多实质进展的“开发大西北”,终于有了突破的机会,让讲了很久的“新农村运动”,有了落实的时机。金融海啸的吹袭,摧毁了沿岸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但也催动了内地加速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农村的大力发展。也就是说,坏事可以变好事。严寒的冬天,原来是为了温暖的春天做准备。
更让人鼓舞的是另一项结构性的变化,也对中国和全球华人社会带来巨变。就在二零零八年的圣诞节前夕,两岸开始大三通,冲破六十年的隔阂,也结束了二十多年来两岸“单向交通”的局面。看看那张大三通的地图,从台北松山、桃园、台中、高雄,可以连接了中国大陆二十几个城市,不仅是京沪穗,也包括了成都、哈尔滨、杭州等地。这是全球华人的最佳圣诞礼物,开创了一个商情和亲情更绵密的网。每年千万人次的台商,免除了绕道奔波的痛苦,而大陆的老百姓,可以更方便地去台湾旅游和做生意。但更重要的是两岸在经济上启动了新的政策,带来了两岸关系巨大的突破能量。
这就是金融的能量。长期以来,台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难以“登陆”,被拒于神州大地之外,但如今北京释放善意,让台湾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大陆的金融发展,整合两岸的金融资源。尽管中国的人民币强势,但由于还没在国际市场上自由兑换,因此未能作为国际市场的结算工具,但如今中国当局决定在香港推动以人民币结算,也等于开拓了一个新的平台,为港股的直通车埋下了伏笔,也让台湾的金融业,可以更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两岸在能源的开发上,也加快了融合。台湾的中油和大陆的中石油,也签订了合作的意向书,来共同开发非洲的油源,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但关键的是人心的变化,要走出过去两岸政治的内耗,不再被“去中国化”的台独力量扯后腿,不再一直做减数,而是可以做加数,争取互惠互赢,甚至是让一加一之和大于二,而两岸的深度交流,就要超越表层,进入了内心深处。
这就需要两岸沟通双方不同的历史经验,彼此要有同理心。像最近台湾风靡一时的电影《海角七号》,大陆官方和老百姓也需要去体会为何它如此受欢迎,分享台湾一般民众的感觉。同样,台湾当局和民间也要了解大陆社会全力支持派遣舰队到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认为是自郑和以来中国首支远洋舰队,大家对此都有难以抑制的自豪感。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最近就开始播出台湾的故宫典藏的故事,让那些价值连城的古董,连接起两岸的文化与历史。台湾过去四十多年的畅销书、作家鹿桥所写的《未央歌》,二零零八年第一次在大陆出版,并且立刻登上了排行榜,成为出版界的美谈。事实上,只要让两岸民间自然地交流,分享文化的共同遗产,了解对方的思路和价值观,很多的误解和猜忌,就会自然化解。
只要两岸凝聚更多的文化共识,就可以有更大的文化影响力。中国大陆在全球设立的孔子学院,台湾其实也可以参与,共同来推动中华文化,因为孔子不是属于某一个政党和政府,而是属于民间,属于全球华人。两岸在中华文化的领域中连手,就可以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更多的承担,让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可以融化更多的心灵疆界。
在当前全球经济陷入寒流之际,也恰好是两岸关系的船只开进了暖流的时候,迎向春意盎然的文化海洋。这是全球华人的希望,也是大家可以发挥协同力量,扭转乾坤的时刻。在经济的冬天中,全球华人发现了文化的春天,也发现了两岸关系突破的春天。(张晓卿)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