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连日来,海内外媒体就中美建交30周年刊发了大量消息和评析文章,认为中美建交是一起影响整个世界的重大事件。眼下,中美关系"结构性稳定",两国关系已进入了长期稳定的蜜月期。国际舆论还普遍关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就此互致了贺电:胡锦涛认为,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布什则称,在他执政的8年来,两国政府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具有建设性和合作性"。
2008年12月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座谈会上,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发表讲话。布热津斯基说,当前中美两国开展多领域对话时机恰当,美国应与中国及其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积极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日,美国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主办了中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座谈会。新华社记者蒋国鹏摄( )
中美关系"结构性稳定" 香港《明报》2日文章《中美建交30年影响全球》:30年弹指一挥间。
2009年元旦也是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日,胡锦涛昨日与布什互致贺电。应该说,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一项外交突破是中美建交。中国通过与美建交从而大步走向世界,美国也通过建交找到世界最大的工厂及最大的潜在巿场。
台媒体就中美建交30年发表评论説,60年一甲子,然而现今世界演变快速,令人目不暇给,半个甲子30年的沧海桑田,变化之大已恍若隔世。
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早已从30年前建交之初的地缘政治战略考量,发展成为多面向、多层次的关系,近年来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经贸关系,截至2008年10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6529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者。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2日报道:面对金融危机,中美一再表明要继续发展合作关系,说明两国领导人预见到国际上可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并间接为此"打预防针"。
随着美国经济下滑与国内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分析家预测,奥巴马就任后中美贸易摩擦会增加。但大陆学界人士多认为,中美已形成"结构性稳定"关系,双边关系不会因白宫易主而产生重大变化。
2008年12月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座谈会上,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蒋国鹏摄
美国媒体:轮到美国向中国学习了 新美国媒体网站1月1日播发一篇题为《现在该轮到美国向中国学习了吗?》的文章:30年前的1月1日是美国和中国外交关系正常化的日子。当时的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才刚刚从世界排名第30位(原文如此--本网注)起步。那时美国的经济伙伴是欧洲和日本,中国几乎排不上号。而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现在美国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成功。而现在倒是美国处于十字路口,亟待进行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
如果奥巴马在宣誓就职后访问中国,他可能会得到一些新颖而有用的见解。
中国已经表明,循序渐进式的改革被证明是通往成功之路。依据这一原则,奥巴马应该采取渐进措施,加强经济干预。
如果奥巴马想看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那么他只需看看公共运输系统的建设,包括机场、桥梁、隧道和高速公路等是如何造福中国经济和中国城市的。
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即将看到的中国,会与西方的描述截然不同。他会看到在这个国家中,人们辛勤劳作,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他会看到一个自由和开放的社会。
他还会看到这个国家拥有许多与美国一样的挑战与追求。通过与中国结成真正的伙伴关系,奥巴马政府可以利用这一关系,以较低的国家支出实现同样的目标。通过出售清洁能源技术和其他高科技产品,奥巴马甚至能为美国公司招揽更多生意。
2008年12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在美国进行工作访问并举行中美战略对话的国务委员戴秉国(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当天,戴秉国分别会见了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鲍威尔、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裁哈姆雷等友人,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交换意见。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日本媒体:美中关系进入长期稳定的蜜月期 《日本经济新闻》12月31日刊登该报记者佐藤贤发自北京的一篇文章,题为《美中协调关系日益深化--建交30年政策对话范围不断扩展》:2009年1月1日是美中两国建交30周年纪念日。通过构建以经济为中心的更为广阔的协商体制和政策对话框架,美中关系正在进入长期稳定的蜜月期。2009年1月奥巴马政权上台后双方能否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将成为检验美中关系未来走向的试金石。
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12月29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称,美中关系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和丰富的全球意义。美中之间建立起来的60多个对话合作机制为两国在战略层面加大、加深对话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2009年1月上旬赖斯国务卿将访问中国,明确双方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合作。
冷战时代,美中关系的基调是在苏联这个"共同敌人"存在的背景下寻求合作。冷战结束后,双边关系开始拓展到各个领域,而2001年的911事件更是成为了两国关系发展的转机。一方面在反恐战争中强化合作,另一方面是朝核问题。此外在金融危机和能源问题等全球性议题上双方的合作关系也在不断加深。
按照王岐山副总理的说法,美中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关系"割也割不断"。双边贸易额2007年时已突破3000亿美元。预计2008年将比2007年再增长10%。这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相比增长了近120倍。此外,中国还在2008年9月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国。
始于2006年12月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给双方负责经济事务的官员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军事交流的领域也在不断深化,2008年4月,双方开通了防长间的热线电话。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