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系统以及更优的协同作战计划和一丝不苟的情报工作,让以色列军队在战争开始的10天内几乎所向披靡。不过,以色列过猛的武器也被怀疑他们是否使用了被国际法禁用的武器——白磷弹。
众多新武器首次亮相
到1月2日为止,以军声称消灭了哈马斯500处目标,包括哈马斯建造的运输和储藏火箭、弹药和其他供给的100条地道和3分之1的地下通道。
以色列空军声称在对哈马斯训练基地、武器储藏所、领导人住宅以及哈马斯警察总部的序幕性空袭中,成功率达到95%。“很明显的是,我们并没有什么失手,但是要承认,我们在军火方面确实有些失败的例子,比如个别炸弹没有发射出去,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飞行员决定不发射炮弹等。”国防军官员表示。
在第一周内,以军不断证明其快速作战的能力。盘旋的飞机从发现目标到等待命令进行轰炸,整个过程被缩短到一分钟以内,差不多就是导弹从天而降击中地面目标这么短的时间。“飞行员等待命令发射炸弹的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一名国防军官员表示,“这取决于是什么样的目标,使用什么弹药、当时的海拔高度,往往导弹击中目标只需要15秒钟。”
国防部表示,以空军使用了前所未有的、重达1吨的联合直接攻击炸弹(JDAM)来轰炸加沙-西奈边境的大楼和地道。此外,他们还投下了500磅的各种炸弹轰炸地下掩体。其他首次亮相的武器包括合成孔径雷达仪;垂直、高分辨率空中摄像仪以及一系列激光导航的炸弹和导弹。
“辛贝特”首次介入
此外,对于加沙地带的熟悉和了解、一丝不苟的计划、对大量情报搜集、处理、传播的新程序也是空袭成功的因素之一。“其实情报的搜集和融合非常重要,”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表示。
以色列国内情报局“辛贝特”史无前例地成了行动策划、执行和评估的重要参与者。这使得战争一开始,以色列就有了400处袭击的目标。而在以黎战争中,以色列一开始只预设了150个目标,在10天内全部消灭它们后就再也找不到更多目标了。以色列国防专家埃米尔·拉帕伯特表示:“他们从以黎战争中吸取了教训。”
国防军官员也承认,这次军方“目标更加集中、准备更加充分。”但是他表示:“两场战争之间无法划上等号。这次的敌人不如真主党那么厉害。而且地形也更有利,我们空中的优势是决定性的,战线没有那么长,战争的目标也更切合实际。很多理由让我们相信即使不发动地面战争也能取得胜利。”
以国防军表示,空军早在开战前就散发了40万份传单,警告人们即将展开的空袭。此外,辛贝特安全机构也给某些大楼里的居民打电话,给他们15分钟时间撤离该区域。
疑似白磷弹出现
以色列军队4日在加沙地带使用了一种可以剧烈燃烧并散发大量白色烟雾的炸弹。英国《泰晤士报》昨天报道称,从现场照片分析,这种炸弹极有可能是国际禁用武器。
白磷弹是一种攻击型燃烧武器,爆炸后可产生近百个深黄色火球,同时伴有大量白色浓雾。炸弹爆炸产生的化学物质一旦接触到人体,将持续剧烈燃烧,从而严重灼伤人体。
1980年日内瓦常规武器公约把白磷弹列为违禁武器,不允许在平民区或针对平民使用,但如果白磷弹被用作烟幕弹或照明弹,则不在禁用之列。
军事专家查尔斯-赫曼表示:“如果有人故意在人群中发射白磷弹,是可以把他送去海牙国际法庭的。白磷是一种可怕的武器。燃烧多余的白磷一接触到皮肤便会自动燃烧。”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伊沙·戴维否认以军在加沙地带使用白磷弹,但拒绝说出可疑炸弹的具体名称。他强调,“以军的军用装备均符合国际公约要求”。以军在2006年黎以冲突中使用白磷弹。英军和美军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也大量使用白磷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