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加沙北部边境地区,以色列士兵在装甲车上警戒。当日,以色列军队继续地面进攻加沙地带,并已将加沙地带分隔成南北两块区域。以军发动的“铸铅”军事行动目前已造成巴勒斯坦方面514人死亡,约2600人受伤。新华社发(拉菲尔摄)
1月5日,在加沙北部边境地区,以色列士兵在装甲车上警戒。新华社发(拉菲尔摄)
以色列军队5日继续地面进攻加沙地带。
美国当选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继续沉默以对。
自去年12月27日以军向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以来,奥巴马一直拒绝公开评论双方战事,应对媒体记者时,仅用“一国不容二主”一语带过。
能言善辩的奥巴马缘何变成闷葫芦?这只葫芦里又装着什么药?
“失声”挨批 金融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急寻对策。印度金融中心孟买遭恐怖袭击后,奥巴马高声谴责。阿拉伯世界费解,奥巴马为何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冲突却显得无动于衷?
1月4日,一架以军武装直升机向在加沙地带北部地区发射火箭弹。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总部位于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把奥巴马在夏威夷打高尔夫球与加沙人流血的镜头剪辑在一处播放,以烘托奥巴马阵营“震耳欲聋的沉默”。
约旦政治分析师拉比卜卡姆哈维告诉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记者:“人们视奥巴马的沉默为消极信号,认为他默许已经发生的一切……即使他还不能公开谈论政治,但至少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发表看法。
”
不仅阿拉伯世界注意到奥巴马的沉默。美国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主席莫顿克莱恩说:“他像总统一样谈论经济,不是吗?谈起经济刺激方案,他可从不高喊"一国不容二主"。”
奥巴马4日抵达首都华盛顿筹备就职仪式时,大约100名支持者和20多名抗议者前往他下榻的酒店迎接。抗议者高举巴勒斯坦旗帜,手中标语写道:“奥巴马,请呼吁停火。”
拒绝被动 美国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奥巴马之所以对加沙战事一言不发,一方面为避免在上任前夕授人以柄,另一方面为给新政府中东政策留下回旋余地。
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爱德华沃克告诉路透社记者:“如果我是奥巴马,我也不想谈论这件事……鉴于美国内部在巴以问题上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奥巴马在这个时候不想因支持或谴责以色列军事行动由他人贴上标签。”
美国智库机构传统基金会国防专家詹姆斯卡拉法诺说,奥巴马对加沙战事保持缄默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现在会对他说过的任何话较真”。
卡拉法诺说:“孟买袭击只是偶发事件。事发后你只需说些陈词滥调,而不需制定政策。”
“如果奥巴马现在品评哈马斯和以色列,人们会把他的话当成新政府的政策,”他说,“可是,现在距奥巴马就职还有两星期,事态还会发生显著变化。如果现在表态,奥巴马走进总统办公室时就将失去政策灵活度。”
沿袭布什? 竞选总统期间,奥巴马承诺以全新、积极的方式与伊斯兰世界沟通,包括在伊斯兰国家设“美国之家”,教授当地人英语;借助“美国之声公司”传播美国价值观,以重塑美国形象。奥巴马的助手先前说,奥巴马将在上任100天内选定一个伊斯兰国家发表重要演讲,为这种全新沟通方式拉开序幕。
《纽约时报》5日评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持续袭击和奥巴马的持续沉默,将使奥巴马的上述构想面临“短路”危险。
哈马斯发言人解读奥巴马的沉默为默许以色列军事行动、默认布什政府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阿拉伯世界一些政界人士已对奥巴马提名的外交人马感到失望,包括在中东地区以“亲以”形象示人的国务卿人选希拉里克林顿。
路透社认为,不管是奥巴马还是希拉里,二人发表的声明迄今都未表明,新政府中东政策将偏离乔治W布什政府一贯奉行的亲以路线。
奥巴马去年7月访问以色列城市斯代罗特时说:“如果有人向我的住所、向我女儿夜里睡觉的地方发射火箭弹,我将尽一切力量阻止。”
去年12月29日为以军袭击加沙地带辩护时,以色列国防部长埃胡德巴拉克引用了奥巴马的这句话。(卜晓明)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