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贵阳1月6日消息(记者孟海) 贵州省在建设蒙江干流梯级开发的双河口电站中,尝试以“长期补偿”的方式安置12个村的1190户共5355个需要搬迁的农民,解决了移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和后顾之忧。
双河口电站,是贵州省南部蒙江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五级电站,库容19660万立方米,装机12万千瓦。因工程建设需要搬迁的移民都居住在贵州省最贫困、生态环境最恶劣的麻山地区。罗旬县交砚乡告牙村河边组45户移民,曾经多年没有人读过高中,初中生也不满10个。电站开工实施“长补”后,有20多个学生读初中,有的还上了高中。移民罗德发告诉记者:“我家每年的补偿费是12000多元,是以前种地一年收成的两倍多,生活比过去好了,也稳定得多。"长补"政策年年有水淌,生活有保障。”
双河口电站从2006年开始动工移民,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双河口工程要探索出新时期贵州水库移民安置的新路子,确保被征占耕地的移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使移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并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过深入调研后,贵州省创造性提出以“长期补偿”破解移民安置难题。
长期补偿具体操作为:从移民户承包耕地被实际征占用之日起计算,电站运营一年,补偿一年,并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耕地年产值适时调整补偿标准。电站报废停产,采取复垦耕地、整理耕地的办法,帮助移民恢复生产。贵州省罗旬县移民开发局局长王兴田告诉记者:“经过艰苦的工作,群众最终全部接受了这一新的安置办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新路子,尤其是在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
(责任编辑:孟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