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老汉正在展示即将出售的青铜棋子。 本报实习生王苡萱摄 |
本报讯 (记者彭科峰实习生孙乾苏伟)10岁时街头看棋,从此痴迷其中54载,家藏了20多万册棋书;房屋即将拆迁,拆迁款不够筹建梦想中的儿童象棋图书馆。前天下午,住在西城区后海柳荫街的64岁老者方长勤称,愿将珍藏的宋朝青铜象棋出售,以实现梦想。
痴迷象棋54载 方长勤是北京人。他说,1953年他10岁时,夏天在教场胡同钻进人堆儿里看人下棋,“这一看就迷上了”。
从此他迷上了研究棋谱,闲暇时就找人下棋。
小学二年级时,他经常在北海公园观看象棋大师张德魁与人下棋,一来二去,张德魁成了方长勤的老师。之后方长勤棋力大长,一年后一举杀败西城区少年冠军杨庆宣,成为京城棋坛少年新星。
因为痴迷象棋,方长勤高中没毕业就放弃学业。在当时的市钢木家具厂当工人期间,他多次代表单位参加象棋比赛,并曾在1987年获得北京市象棋比赛亚军。工作之余,他的时间几乎全部用于下棋、研究棋谱和买棋书上,“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方长勤称,年轻时曾有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有的双方也觉得不错,但因为忙于钻研象棋,他一再将女方冷落,始终没有结婚,“我一个人生活惯了,没有时间,别亏待人家”。现在,他靠养老金生活,平时也写一些有关象棋的文章,“到现在出了25本书”。
欲建象棋图书馆
在下棋之余,方长勤另一个爱好是买棋书。“那时候书虽然便宜,但我的工资几乎全部用来买书了。”经过半个世纪的收藏,方长勤家中的棋书已有20余万册。
如今,方长勤最大的愿望,就是拿出这些藏书,在郊区兴办一所少年象棋图书馆,“现在好多学生不知道象棋发展、演变的过程,我想告诉学生,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这里面的妙处很多”。
1999年,方长勤曾请李德生上将题写“北京少年象棋图书馆”馆名,但因未能解决馆舍问题,图书馆一直未落成。
方长勤说,他藏有各式各样的棋子,其中有6副宋朝的青铜象棋。住宅即将拆迁,他想用拆迁费做建图书馆的资金,“但这些肯定不够”。于是老人想卖两副青铜象棋筹款,“有企业家愿意支持国粹发展,我将棋子低价卖给他。它有升值的空间,我也可以让更多人读到我的藏书。”他说,每副棋子售价在30万元以上他就可以接受。
“这可是宋徽宗写的字,是宫廷里的物件儿。”前天下午,他小心翼翼地在桌子上摆弄着两副将要出卖的青铜象棋。这是他早年以7万元从一长者处购得的,经国内青铜器专家鉴定过,价值不菲,“如果信不过,买家可以先去专业机构鉴定”。他说。
象棋名家刘国斌也是方长勤的好友,两人曾在街头多次切磋棋艺。前晚,刘国斌的妻子称,丈夫外出开会,但她对方长勤也很熟悉,“就是特别执著于象棋的那种人”。
象棋协会表态支持 昨天下午,中国象棋协会负责宣传的李先生称,协会对于方长勤也很熟悉,曾多次拜访。方长勤家中所藏的棋书和棋子的确都很珍贵。对于方长勤有意创办象棋图书馆一事,他们表示支持,“这是为象棋事业的宣传和更好的普及做的一件好事”。
李先生称,由于象棋协会的资金并不富余,每一笔资金都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主要是以主办比赛、培训和一些文化宣传活动为主,没有多余资金来支持方长勤办象棋图书馆。但如果方长勤需要象棋协会其他方面的帮助,他们愿意进行协商。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