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我的心脏都73岁了,可它的肌肉可是刚长出来的,才两个月大!”1月6日,73岁的樊为春(化名)老人说。
她没开玩笑,两个多月前,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源性休克合并重度心衰,樊为春接受了国内首例通过干细胞移植“修复”心肌的手术。
如今她的心脏与新的心肌配合良好,运转正常。
心梗后难过心衰关
2008年9月30日晚,樊为春在家里看电视,突然觉得胸闷,气短,伴有恶心,呕吐。由于此前有心梗病史,她的儿子立即拨打了120,将她送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化验和心电图显示,老人急性心梗再次发作,更为凶险的是她的心脏主要血管多处闭塞、狭窄,心肌坏死和缺血的范围很广,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医生迅速为她进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一次下了4个支架。”医生说。手术虽然很成功,但主治医生、心血管内二科病房主任张明分析:“像这样两次发作心梗的老年患者百分之百要出现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心梗后心力衰竭),随时有猝死的危险。”
在随后的治疗中,这个说法得到了印证。在常规用药、强心、利尿、扩血管、预防心室重构等一系列治疗方法后,樊为春老人还是时常感到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生命体征不平稳。
干细胞移植术成功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心衰的问题,老人还可能出现危险。“尝试心脏冠状动脉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术?”张明大胆地提出。干细胞被称为“万能细胞”,是一种未分化、多潜能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能细胞”。但是,干细胞移植是一项非常新的技术,此前没有病人尝试过,病人家属能接受吗?
在与樊为春及其家属说明情况后,这个方案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经过多次会诊,张明初步拟定了手术计划。
“这叫希望的种子。”张明把血液通过分离试剂,分离培养出干细胞,2008年10月20日,这些“希望的种子”被分别注入到了樊为春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心脏最主要的供血血管)的远段、中间和近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医生们一直担心樊为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都没有发生,胸闷、气短、胸痛的症状也消失了,老人日常活动、食欲、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我的心脏变年轻了
医生们兴奋异常,因为这个手术不仅使樊为春获得了新生,“从目前已有的文献资料看,这项手术堪称国内首例,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这也为大量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合并重度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意义重大。”张明说。
1月6日,正在大连旅游的樊为春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有颗"年轻"的心感觉真好!”本报记者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