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 > 最新文章

孔子的三个接班人(中)

  孔子的三个接班人(中)

  曾子有三大法宝:一是孝道思想;二是忠恕之道;三是自省功夫。这三样,都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三样都发轫于孔子,发扬于曾参

  文/檀作文

  孔子死后,孔门的传道之人是曾参。

  孔子有生之年,曾参并无多少出色表现

  孔子张口闭口,夸的都是颜回,从来就没有夸过曾参。非但没有夸过曾参,还给了曾参一句“参也鲁”的三字评语

  孔子生前,并不格外看重曾参。孔子曾钦点本门“十大优秀毕业生”,曾参并不在其中(《论语·先进》篇)。孔子张口闭口,夸的都是颜回,从来就没有夸过曾参。非但没有夸过曾参,还给了曾参一句“参也鲁”的三字评语。幸亏这个“鲁”字只是木讷的意思,还不到智障的地步。在孔子看来,曾参大约不是个很聪明的人,反应多少有些迟钝。好在孔门并不看重聪明。孔子说过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是说那些八面玲珑,会说话、会作戏的人,内心不知仁德为何物。孔子又说过一句“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那些不爱说话、看上去愣头愣脑的人,内心却有仁德。

  若拿金庸的小说作例子,杨康便是巧言令色之徒,郭靖则是刚毅木讷之人。郭靖虽然木讷,拙于言辞,不会在人前说奉承话,但大是大非却看得清楚,而且宅心仁厚。金庸笔下的郭靖,便是比照青年时代的曾参作模子的。仁者至诚,不需伪饰。不仁者虚伪,离不开花言巧语。“鲁”在儒家并非贬义,至少“鲁”者不会投机取巧、见利忘义。

  曾参和颜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子都曾受教于孔门。颜回的父亲颜路不过庸碌之辈,曾参的父亲曾皙却以狂狷闻名。曾皙,字皙,名点,他在《论语》里只出现过一次,却给人印象极其深刻。《论语·先进》篇末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某次闲谈,孔子要求四个弟子谈谈各自的人生理想,轮到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大致如下:阳春三月的时候,换上春秋衫,带上五六个成年学生、六七个未成年学生,一起到郊外的沂河趟趟水,再到河边的舞雩台上,让春风吹干头发,夕阳西下的时候,哼着小曲儿,一路归去。孔子听罢曾皙这番话,仰天长叹,说:“曾点说得真是好啊!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能让老师孔子“喟然叹”,乃是因为他不按常规出牌。其他几个弟子说的,无非从政之事,孔子事先早已料到。曾皙说的,却是大出老师意料之外,因此让孔老先生心跳加速,激动异常。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对狂狷之士向来心存敬意。

  曾皙是孔门的奇人异士,曾参却不曾沾染乃父的狂狷习气,他只是年少时代有些“鲁”(迟钝)而已。孔子说“参也鲁”的时候,是不是心里也想着曾参的父亲,那位以狂狷闻名的曾皙呢?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73岁去世,当时曾参尚不到而立之年。圣如孔子,尚且“三十而立”,何况一个被老师给过“参也鲁”三字评语的毛头小伙呢?大约在孔子有生之年,曾参并无多少出色表现。是以孔子在去世之前,并未指定曾参代其传道。

  孔子实际上的衣钵传人

  曾子却是后来居上,在《论语》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也没有人嫌他僭越

  我们可以说曾参并不是孔子生前最看好的学生。但孔子实际上的衣钵传人,却非他莫属。

  曾子在孔门传承中的地位,绝非颜回、有子所能比。整部《论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的,孔子之外,只有有子和曾子。但《论语》所记的有子传道,不过片言只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曾子却是后来居上,在《论语》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也没有人嫌他僭越。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对《论语》一书,有“药病”之说。认为孔子与门人的对答,都是有针对性的:门人立身行事,各有偏差,孔子便于应答门人之际,因材施教,给以针对性的指导,以纠各人气质之偏。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子路和冉有两个人问老师同样一个问题:“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不是马上去做?”孔子回答子路说:“你家里有娘老子在,怎么可以想做就做呢!”回答冉有时却说:“是的。明白了,就去做吧!”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同样一个问题,何以老师给两个师兄不同的答案,就跑去问老师究竟是为什么。孔子这样解释:子路这人冲动鲁莽,所以多泼冷水;冉有这人畏首畏尾,因此要多加鼓励。子路的鲁莽、冉有的怯懦,都是气质之偏。

  但《论语》书中,除“参也鲁”一句之外,绝不涉及曾子的“气质之偏”。曾子在孔门再传弟子心目中的地位,接近孔子。曾子和孔子说的话,在孔门后学的心目中,是等量齐观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曾子之所以是孔子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乃是因为曾子继承了孔子的真精神,并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修身方法发扬光大。

  曾子有三大法宝:一是孝道思想;二是忠恕之道;三是自省功夫。这三样,都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三样都发轫于孔子,发扬于曾参。

  旗帜鲜明地反对“愚孝”

  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孝经》,《孝经》的作者便是曾参先说“孝道”。

  “孝”是儒家的传家宝。《论语》论孝的内容极多,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孝经》,《孝经》的作者便是曾参。

  《论语》谈孝,多是指导人们具体怎样做。比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亲去世之后,三年之内不要改变待人接物的门风);“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子女应在膝下承欢,不宜远游)。

  《孝经》则高度理论化,是儒家孝道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论述何者为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孝。身体上有损伤,会让父母伤心。所以,尽孝要从爱护自己开始。但好好做人,努力做出一番事业,让人家说某某人家的子女真是有出息,那才是孝的极致。

  尽孝,说白了,一是要让父母安心,二是要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

  同时又强调:侍奉父母双亲,不过是孝道的起点。忠君报国,是孝道的具体体现。养性修身,才是孝道的终极目标。孝道无非是教你做一个被社会认可的人。

  这种认识,确实比有子的从孝悌者不好犯上、不好作乱来论述孝为仁之本,要高明许多。也无怪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要提倡以孝治天下。

  《孝经》对孝道的论述,不但比《论语》系统,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也比《论语》进步。儒家标榜孝道,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但如果父母做得不对,子女该怎样做呢?

  《论语》里说: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父母做错了,子女要很小心地提出谏议,但如果谏议不被采纳,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听父母的,任劳任怨。

  而《孝经》第十五章,题为《谏诤》,明确提出“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遵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孝?)”的问题。曾子回答得明明白白:这算哪门子孝道?如果父亲不对,做儿子的一定要据理力争。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压根儿不是孝!

  《孝经》旗帜鲜明地反对“愚孝”,可谓难能可贵。■

  檀作文, 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讲师,中华诗词(BVI)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guoqiang)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孔子 | 郭靖 | 金庸 | 曾点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