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中西部、老少边贫地区为重点,加强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简、便、验、廉”这个中医药“小处方”,不仅治了农民的病,还治了农民的贫。
治农民的病省农民的钱 今年53岁的邵界海,是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乡居民,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
近段时间以来,望奎中医院东郊分院提高医疗队伍素质,并购进了新医疗设备。不久前,邵界海又因腰腿疼痛在东郊分院接受推拿、牵引、针灸治疗,5天后疼痛症状就明显缓解,而每天花费却仅为10元钱。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边远困难地区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据统计资料分析,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7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门急诊人次占全区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的1/3,住院人均次费用2192.40元(综合医院为4039.60元);门诊人均次费用58.20元(综合医院为107.60元),中医药的人均次费用明显低于综合医院,“简、便、验、廉”的服务优势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中医药种植治病还治贫 山西省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对口扶贫县。全县地下资源贫乏,过去主要作物以杂粮为主,亩均纯收入在300元左右。
为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推行中药种植技术,该县也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的六大产业之一,以黄芪品种为重点大力推广种植,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目前,山西省五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已达2万余亩,仅黄芪种植面积就达7430亩,移栽黄芪亩均收入1200余元。
科学发展中医药插上隐形的翅膀 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国家拉动内需的专项资金中安排了13.58亿元,重点扶持中西部、老少边贫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的中医医院、民族医院,主要用于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基本医疗设备,着力改善城乡居民就医条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同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目标。
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