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给本已艰难的大学生就业,又添了几分压力。
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从来都不缺人,缺的是人才。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个原则没有错。一家人全力以赴,将精力和财力倾注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学成之后,有
一份称心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前景,这种期待也没有错。而现实的情况是,在这个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国家,众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却并不容易。
为什么?怎么办?所有关心这个问题的人,最关心的其实就是这六个字。
新年第一期科教周刊,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此,在思考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的基础上探讨“怎么办”。贴近民生实际,关注社会热点,深入探析问题,这也正是新的一年里,科教周刊继续努力的方向。——编者
就业难,是否意味着大学生太多了? 我国现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相当旺盛,但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现代服务业还不发达,加上城市化进程滞后,职位供给不能满足就业需求的快速增长
记者: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热点甚至难点。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加速、社会在转型,“中国制造”特点突出,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业难是否有其客观性?
李培林:中国的就业市场,从其特点来看,还是一个分割的市场。比如农民工竞争的就业市场和大学生竞争的就业市场并不是一个市场,二者之间难以替代。在这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技工的就业市场,往往是大学生不愿意做而农民工还做不了的工作。我国经济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升级阶段以后,这三个就业市场都面临新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有些问题变得相当突出。
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其实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与城市化紧密相连。但我们的增长方式是工业占主导,工业产出占GDP的比例之高,在世界各国中少有。而城市化又滞后于工业化,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是职位供给不能满足就业需求的快速增长。
是不是我们大学生培养的过多了?有人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批评大学扩招的政策。我看问题不在这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城市家庭里又都是独生子女,要求孩子上大学,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基本需求,我们要努力满足这个需求,而不是抑制这个需求。何况你也抑制不了,国内不能满足,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上学,大量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就流向海外。另外,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也才达到23%,农民孩子能上大学的还是少数。中等收入国家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一般都在40%以上,发达国家至少在60%以上。所以要从就业供给上想办法。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