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要有前瞻性,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大学不能无视现实的变化,要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大学生也要根据现实的变化转变就业观念
记者: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创造”将逐渐突出,社会大量需求什么类型人才,那些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素质全面的大学毕业生会更受欢迎吗?我们的培养模式该不该有一定的前瞻性?
李培林:大学生就业难,大学也要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
现在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很快,而大学的师资力量结构、课程设置结构和教材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大学不能无视现实的变化,认为通识教育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大学教育要有前瞻性,适应现实和将来变化的需要,满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从中国的人力资源素质的国际比较看,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那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当然大学生也要根据现实的变化转变就业观念。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深刻影响,危机也孕育着新的机会。在振兴经济的同时,要把振兴就业摆在非常主要的位置,在非常时期有非常之举,实施大规模的就业振兴计划。
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这方面需要广开渠道。比如可以设想实施大规模的社区服务志愿活动。在发达国家,大量的社会组织都是依赖志愿者从事活动,志愿者工作是有社会声望和奉献精神的工作,是履历表中的亮点。我国目前有60多万个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8万多个以居委会为单位的城镇社区,专业化的社区工作需要有相当文化水平的人去从事。如果能够动员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同时给予他们恰当的生活待遇,我想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当然,要有配合的措施,比如在国有部门录用人员时,要对从事两年以上志愿工作的大学生优先录取,在干部选拔中,要注意从基层有工作经验的志愿工作者中选拔,等等。总之,放开渠道就是从各方面想办法吸纳大学生。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