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有611万,加上往届大学生的再次择业和海外学子的“回流”,求职市场上将有1000万名学子“争抢饭碗”。
“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促进大学生择业观的转变,另一方面将有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日前记者就此采访时,专家们这样认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世界性难题,中国今后的发展将始终面临大学生失业问题。为此,高校必须要有所作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郑志明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与全社会的岗位数量和结构、社会保障体系等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教育系统内部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紧密相连。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认为,当前,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高校还应当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如何应对社会变化?
“大学生高就业率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大学生就业难是世界性难题,中国今后的发展将始终面临大学生失业问题。为此,高校必须要有所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郑志明这样认为。
从2003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难渐渐显现。“都是扩招惹的祸”,社会上曾有这种论调。对此,郑志明表示,就业与扩招并非一对必然矛盾:高校扩招是政府主导下以行政化手段来推进,学生就业则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问题在于,高校一方面加紧扩招,一方面却没有按照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结果各高校生产的同类“产品”除“产地”不同,其余几乎千篇一律,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
“在我看来,当前有些高校对办学的根本问题认识不清,过分强调学校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等,这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冲击。”郑志明说,一旦学校工作与学生培养发生冲突,学生培养就会被弱化、边缘化。高校的首要问题是要一切以培养学生为中心。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