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说话如此不着调
妄言新兴经济体高储蓄造成经济失衡 保尔森将金融危机成因等归咎于中国
美股市受重挫,股票交易员在交易所内休息
最近,行将卸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专访时,称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成因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而充盈的资金又导致美国投资者购买高风险的资产。
华尔街“技拙”与人无尤
何等荒唐的逻辑!更荒唐的是,这些不着调的话居然从最应具备经济学常识的美国财长口中说出。一个人大手大脚地借钱过日子,最后破了产,反倒骂别人压根儿就不该存钱。无论以哪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来评判,这样的逻辑已不止于荒唐。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荒唐背后藏匿的究竟是什么。
中国购买美国债券是事实,但绝不是因为中国,华尔街的那些金融机构才会搞出卑劣的骗人把戏。即使是中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的金融机构购买了大量包含着次贷在内的债券,最多也是上当受骗,怎么能让别的国家去为美国的骗子背黑锅呢?如果连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都分不清,世界上还有什么公理可言?就连《纽约时报》的文章也不得不承认,“从中国来的钱并不是一个坏东西”,是美国自己没有用好这些钱,没有将这些钱用到21世纪的美国真正需要用钱的地方。
金融危机成因早有公论
对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世界早有公论。这场危机说到底是信用危机,是华尔街的信用出了问题,是美国的信用出了问题。美国人过度消费、金融市场过度创新、金融监管不严、美国财政收支和经常项目双赤字是造成危机的根源。最应负责的是美国,最应反省的当然也是美国。美国人理应从无节制消费的美梦中清醒过来,改变那种寅吃卯粮的生活;美国政府理应正视“世界上最完美”的金融监管体系出现的巨大漏洞,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弥补和改进;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理应为长期推行低利率和货币扩张政策,进而造成美元泛滥、资产泡沫膨胀承担主要责任,诚恳接受世界的批评;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理应为过度投机而闯下大祸感到良心的不安,并接受法律的惩罚。
美出口设限致经济失衡
眼下这场危机同全球经济失衡之间的确存在着关联。但是,造成失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它主要是由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作为全球头号经济大国,美国巨大且快速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主要症结,而美欧等国的过度消费、储蓄不足以及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设限等,则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比如,美国在大量进口消费品以满足需求巨大的本国市场的同时,却对出口设置各种障碍,阻止本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些基本的问题,国际经济学界早就有了共识。保尔森现在重提失衡,并且将失衡的帽子套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头上,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应借危机改善失衡体系
对于眼下这种不合理的失衡体系,发展中国家早就希望改变了。但是,由于现有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是由发达国家建立并主导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国际分工链的低端,处在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环节,很难推动它们所希望的改革。如果没有发达国家率先调整,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改革根本就无法起步。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个失衡的体系更难以持续,千呼万唤的改革终于出现了希望。在此关键时刻,美国首先应当拿出勇气来,检讨自身,切实调整其不可持续的模式,降低财政赤字,提高储蓄率,而不是怪罪别国的储蓄率太高。否则,损害的就不仅是美国自身的利益,还有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中国商品抑制美国通胀
对中国的这种无端指责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保尔森先生不会不知道,没有中国的发展,就不会有美国这些年来的收益。根据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统计,中国2008年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度从2007年的18%上升到22%。中国自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平均每年进口近5000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据摩根士丹利公司统计,过去10年美国消费者因购买中国产品总计节省了6000亿美元。正是中国的廉价商品,抑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伯南克2006年在北京发表演说时就承认:“中国发展和对全球经济的开放使美国在很多方面获益良多。”他说,“中国现在是美国第二大进口国,这些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使美国家庭消费了更多的产品,并使美国企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了美国实际收入。”作为一个政治家,保尔森至少应当讲点事实,如此指责中国,损害的将是自己的信誉。
积极救市中国广受赞誉
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以积极和建设性态度参与国际社会的“救市”,中国领导人多次呼吁全球携手,共克时艰,中国政府也出台多项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赞誉。保尔森在去年12月来北京参加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时,也曾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困难面前,直面事实、自我反省、通力合作才是正道,推卸责任、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则是不光彩的行为。这样做害人害己,只会让自己的形象变得更糟。
“谬论”改变不了事实
保尔森的“高论”一时使全世界错愕。
然而,谬论是改变不了事实的。
自20世纪90年代走出经济衰退以来,美国一直以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长期保持低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很明显,低利率是美国多年前就开始奉行的政策,那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都还没有多大的贸易顺差,也谈不上高额储蓄。因此,保尔森关于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低利率的说法刚好颠倒了因果。
他国实力尚浅 何谈造成危机
从1971年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到美元惯性地继续作为国际中心货币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用作储备,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与美国抗衡,美元的强势地位也没有根本改变。在此情况下,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尚无足够实力主导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也不可能是眼下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
即使在美国学术界,也有观点认为美国的储蓄率持续下降,经常项目长期恶化,是美国自身的原因。在诸多原因中,被人们广泛诟病的就是全社会超前消费的习惯、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和市场监管的缺失。
抛售海外资产 殃及全球经济
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晴雨表之一的证券市场“熊”风肆虐。中国的上证综指以65.4%的跌幅在2008年全球股市跌幅排行榜上位列第七。
在前20名里,我们并没有看到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统计数字显示,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虽然全部跌回10年前的水平,但跌幅远远小于其他地区。分析人士认为,当美国投资机构在本土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他们就通过低杠杆化来抛售海外资产,结果导致新兴市场遭遇严重的外资抽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发生危机,却使全球经济遭殃。
究竟谁是祸首 理顺因果关系
如果把美国经济比作一辆车,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风暴里,新兴市场就成了这辆车的挡风玻璃。可以推测,如果资本市场风险敞口更大一些,中国这块玻璃受损会更加严重。现在,车出故障了,难道要怪挡风玻璃吗?
应该承认,造成这场危机的原因里包括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但因果关系必须搞清楚。是美元在监管层纵容下的过度投放,致使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才最终使得美元低利率政策难以为继。
|